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前十城榜单:西安力压深圳,武汉第5、郑州第6位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事关国计民生安全和发展。但在近几十年也经受了不少考验,竞争力走弱、管理僵化等弊病逐步显现,由此开启了转制精简、转型等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此过程中各地的国有企业发展变化是非常大的,有些因转制甚至关闭而规模相较最盛期大幅减少,有些却因转型成果显著或新兴产业勃发而规模反而变大。那么经过如此变故后,国企职工数量在全国城市前列的是哪些,你知道吗?
图片
那么如何观察呢?因公积金的缴存特征,国有企业正式职工基本是100%缴存的,因此由此观察最为靠谱的,那就来看看截止2023年末国企职工缴存前十城是哪些。
不管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应该就是北京、上海这两个全国性总部大城市的国企规模在各城市前列的。虽然也都经历了大量国企改制、关闭等,但北京市至2023年的国企职工数量仍能以140.1万人高居全国之首,其次的上海市也有123.4万人,是国内城市唯二的百万以上规模的。
图片
那么哪个城市的国有企业职工数量能紧随北上之后呢,天津、广州还是沈阳?这几个都算是建国后国家重点投资、国有企业密度非常高的老牌大都市了,但实际数据上看很是遗憾,上述三城无一能进入全国前十的,最多的广州也只有43.5万人而低于第十位长沙市的46.6万人。
结合它们早期的国企规模情况,应该是近几十年有大量国企改制、消亡的现象的,尤其是天津与沈阳两市,在80年代初它们的国有职工数量还都能在全国前列的。
图片
那么是改革开放后的奇迹之城深圳吗?它从一个县级规模崛起为全国经济第三城,国有经济在其中确实起到了相当大作用的,也是许多大型国企入驻的城市。截止2023年在深圳实缴公积金的国企职工有82.5万人也确实秒杀了一众老牌国企大市的,但还是没能居第三位,西安市以96万人的规模更胜一筹。
其实也能理解,西安作为西北大区中心也是国家早期重点投资区域,再加上近几十年陕西能源业蓬勃发展,让相关国企与东北不少能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截然相反,规模壮大许多。
图片
当然还不能忽略另一个国企大市:武汉,它在建国前就是全国工业重镇,建国后更是受到国家重点投资,虽然这几十年也有许多大型国有工矿企业改制或关闭,但现还有77.9万国企职工可高居全国第五位,对武汉市的整体经济作用力依然巨大。
另有郑州、太原、哈尔滨、济南等都属于当年北方工业大省的省会,现存国企规模也不会小的,如郑州接近了70万,太原与济南也有50万人以上;哈尔滨虽然也经历了大量国企改制和关闭,但仍还有近50万国企职工规模,可见当年之底蕴。
图片
略是有点意外的是长沙市竟然能以46.6万人的规模跻身前十,要比广州、南京等城市更多数万。早期它并非国企重镇,起码要比广州、南京、沈阳、大连等市的规模要小,目前能有如此规模可能与后来又陆续有新的国企入驻,或者像它主打的机械重工产业发展迅猛是相关的。
那么大家对上述城市能有如此大的国有企业规模是否在意料内呢?对它们的城市经济产生了多大影响力呢?请在下面留言讨论吧!
十大城市的国企职工缴存公积金人数及排名情况,来看下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