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来了一群“未来创想家”

5月23日,随着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开幕,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也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6号馆精彩亮相——“深爱创意 圳美未来”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展首登文博会,孩子们的作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不仅展现了丰富想象力和超凡创造力,更体现了深圳中小学生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实践能力。这场展览也获得了众多领导嘉宾、学界专家、参观市民的广泛赞誉,成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
图片
▲创意展品吸引市民驻足拍照。 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从课堂到文博会,深圳学子创意无限
展览现场,创意与青春交织的氛围扑面而来。
在“传承·经典之美”这一版块里,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实现了完美的交织。古典诗词中美得令人心醉的场景,在龙岗区育贤小学学生们灵巧双手下,化作了活灵活现的古诗词黏土浮雕画。而深圳实验学校卓越高中的学生们,则通过一组巧夺天工的客家缠花艺术品,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创想·生活之美”这一版块中,孩子们的创意让日常物件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和谐统一。光明区外国语学校(集团)的学生以食物为灵感,设计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手机壳作品;盐田区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的剪纸手工包《鱼戏梅香》,凭借其大胆的用色与前卫设计,在展区中脱颖而出;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灵巧的双手下,深圳地标建筑变成了一个个细腻入微、色彩斑斓的掐丝珐琅圆盘。
“共生·自然之美”这一版块如同奇妙的自然秘境,深圳学生的智慧与大自然的灵感交织共生,创造出一系列既富生命力又极具美感的环保艺术佳作。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学子运用青绿、赭石等自然色调的丙烯颜料,巧妙绘制出江河山川,让不起眼的塑料瓶摇身一变成为承载着山水之魂的艺术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与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的“时尚先锋队”,凭借其独到的创意与灵巧双手,匠心打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环保时装。
“融合·未来之美”版块则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疆界,“未来创想家”脑海中的奇幻异境跃然眼前。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的孩子们将日常收集的种子精心装裱于洁白的相框之内,绽放出别样的美学光辉。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的杰作《羽林奇菌》,则在普通的羽毛球拍上精细铺设柔软毛毡,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微观生态。
此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互动区“创意工坊实践体验”,让观众能够亲身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在专业教师与学生指导下,观众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中。
图片
▲5月23日,中小学生创新创意成果展在第二十届文博会16号馆展出,深圳中小学生现场制作创意服饰。
开展首日好评如潮,展品获参观者频频点赞
开展当天,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教职员工乃至其他参展商纷至沓来。观展人群络绎不绝,他们在展品前驻足,对深圳孩子们独到的创新意识与艺术造诣感到由衷的钦佩。“难以置信这些作品竟出自中小学生之手。我看到了深圳下一代的创造力和无限可能。”黎先生感慨道。而来自河南的参展商辛女士则补充说,这些作品不仅是美的展现,更是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体现,这让她对未来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充满了信心。
“一件件展品中,深圳学子超凡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显露无遗。”教师叶胜权被孩子们的作品深深打动,眼神中闪烁着赞许与自豪:“这有力地证明了,当教育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空间与支持,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梦想的筑造者。”
张思齐、蔡乙涵作为当天互动区的“小老师”队伍成员,充满了自信与喜悦。“大家的作品真是太酷太帅了!”两个小姑娘兴奋地表示,迫不及待想要在之后的手作活动中探索更多未曾触及的创意领域。教师陈佳乐对此表示,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展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深圳中小学生创作的创意展品。
创新基因的播种者,美育成果的全面绽放
“作为创新之城、设计之都,深圳长久以来秉持前瞻视角,致力于通过其独特的课程体系,精心培育未来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圳市教学科学研究院德体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宏武表示,深圳中小学生设计作品在文博会上的首次闪亮登场,不仅构筑了一座桥梁,让这些小创作家得以跨越年龄的界限,向世界展示才华与梦想,更是这座城市美育教育深度与广度的一次璀璨绽放,彰显了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深圳在深化美育改革的征途中步履不停,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举措,通过定期举办全市美术节、开展馆校合作课程、开展100多场“百幅名画”“百部电影”等“四个一百”进校园活动,拓宽美育实施路径;通过建设小、初、高省级美术教研基地,利用深圳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覆盖全学段在线教学资源,激活了学习与创造的更多可能,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助力。此外,还通过主办全国研讨会、讲座以及教研帮扶活动,面向国内外推广深圳美育经验,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美育交流合作网络。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