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一,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书写独一无二的篇章 |2024中考策

图片
一群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站在一起,不难分辨出哪些是来自广州市铁一中学(以下简称“铁一”)的——对于母校,他们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对于自己和同伴,他们谦虚友爱,同时活泼向上。铁一如何成为一所让学生“待了就想留下”的学校?身处其中的学子又如何将这所有着七十余年悠久历史的学校的传统传承创新,书写属于铁一的别样篇章?
让更多学生愿意留下,让所有学生学得更好
作为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头部中学,铁一目前拥有越秀、番禺和白云三个校区,且三校区均为完全中学。与学生交流时不难发现,有不少高中的学生自初中起就是“铁一人”,中考时面对诸多学校,铁一究竟有何魅力让学子们如此坚定地再次选择?
来自高二铁英班的学生杨杭道出了心声:“是熟悉又优美的环境,以及熟悉又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中考时他收获了757分的高分,可以闭着眼选学校,“我就还是想留在这里,而实际上也没让我失望,成绩又提高了不少。”
不过,成绩的提高还不是最令杨杭津津乐道的,实际上,铁英班开设的研学课程以及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更加拓展了他的能力,“铁一让我变成了更全面的学生,更好的自己。”他的语气充满坚定,同时带着些许感激。
图片
不同于杨杭,殷沛皓在高中阶段加入铁一大家庭,“关注好久了,一直想来这里学习。”中考成绩740分的他如愿迈入铁一,并顺利进入铁英班。有些腼腆的他在同伴眼中是个聪明又严谨的人,而他在铁一学习的最大感受则是“向上又和谐”。
“留得下”体现着学校的魅力,如何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和选择,让学生“学得好”则体现着学校的加工能力。与绝对的分数相比,铁一更看重学生成长的“增量”,在这一点上,副校长许树新思路很清晰:“抛开具体情况谈分数不可取,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提升。”近几年来,从铁一的中考录取情况来看,对应考生的高考出口实际上有着不小的提升,“重本率比预测值高了十个百分点。”
这些的背后,是铁一带领学子面对“真实的自己”,正如许树新所言:“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每天去做该做的事。”2024年铁一的招生计划也已出炉,越秀、番禺、白云校区分别计划招收300人、330人、500人,白云校区扩招100人。学校在前三批次招生,其中,第一批次自主招生人数为招收计划总数的10%,第二批次占总计划50%。
缤纷的综合实践课程,造就多彩的“非课堂时间”
每个周三下午,铁一的校园会变得比平时更加热闹,第8、9节课是学校特意安排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之余也能发展自己的爱好。来到学校时,偌大的篮球场和足球场遍布成群结队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挥洒着青春的汗水。
图片
走进一间间教室与实验室,发现原来里面“大有乾坤”。在陶艺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室,美术教师邓敏静正在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并给出专业的建议,“这门课程关注造型设计,而学生各不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针对性指导来带领他们完成构思的作品。”
说完,邓敏静笑着看了看身边的弟子,并指着旁边一件作品说道:“这位同学连着学了两个学期,有天赋也有想法,我们把她留了下来,你看,这是‘被猫咬了一口的布丁’,当时我们都很惊讶于这个点子,没想到挺有难度的作品她也很好地完成了。”
在另一边的实验室,为何打开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初二年级的物理小课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亲手做一个煎饼。”物理老师罗施弗拉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原来在初二的物理课本中,学生们开始逐步接触电、加热等原理,这个小课题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课本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罗施弗拉直言:“已经有同学告诉我要回家再给爸妈做个煎饼了。”
聚焦教材与课程之外,铁一格外关注学生的“非课堂时间”。打开综合实践课程的课表可以看到,近百门课程分为校级专业团队、竞赛辅导、学生社团及校本选修四大类,涉及科技、人文、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
图片
实际上,这也印证着铁一提出的16字寄语和期待——身心健康,品学兼优,才艺兼备,胸怀天下。“从这16个字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希望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因为这立足于铁一的传统与文化,体现出铁一对非学业领域的同等重视。”许树新这样解释。
期待志同道合的学子,共同书写别样篇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何能够在铁一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许树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铁一三个校区共扩招100人,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优秀的学子加入,对学校而言,希望铁一人对于学习和兴趣有着纯粹的热爱,同时认同学校的理念,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推动自身的发展。”
图片
提起纯粹,许树新一下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位学生:“这个孩子经历了一次分班来到铁英班,对物理极为痴迷,有一次铁英班去厦门开展研学活动,他一路都带着一本物理书。”说到这里,许树新笑了笑,“其实对于他能看懂多少我打一个问号,而且他的物理成绩也并不拔尖,但是这种热爱带来的专注十分珍贵。”
后来,这位学生考入中山大学,没能入读自己最想进入的物理系,“为了能够在大二时顺利转专业,大一的时候听说很努力学习,也不介意自己转专业后比同届同学晚一年毕业。”许树新提到,后来这位学生在物理学科的科研道路上发展得非常不错,“拿了不少奖项,我认为正是热爱让他走到这一步。”
认同的力量则渗透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漫步在铁一,能够切实感到校园内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一点在不少学生的表述中也被反复提及,深表认同。“铁英班”的学子理科基础较好,为了文理“并排走”,老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了如成语接龙、飞花令等与文学相关的游戏,以及英文版“你画我猜”、名家作品赏析等内容,将课余生活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同学们的文科素养。“我很认可这样的环节设置,参与到游戏的设计、组织中让我们的班级特别具有凝聚力,氛围一级棒。”殷沛皓如是说道。
图片
作为一所有着70余年历史的学校,在坚持好传统和创新之间不断求变也是铁一始终认同的理念,许树新表示,铁一严谨的作风是学校一贯坚守的,而当下也在不断思考教育领域创新变革的方式。“‘守正创新’是我们希望在日常传达给学生的态度,欢迎大家了解铁一,走进铁一,期待与铁一志同道合的学子一起走向他们人生的康庄大道。”
图片
文|王沫依
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