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术核演习启动,美英法暂停对乌的远程攻击武器援助

前言:核武器的使用在当前冲突中,是一个很难不可完全排除的可能性,特别是当俄罗斯公开进行核演习时,这种可能性再次被推到公众视野中。因此,如何能避免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就成了西方国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图片
(图解:美国启动次临界核试验)
1、美国危险举动,一招接一招
最近的动向显示,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了中程导弹系统“堤丰”。
显然,美国这是想借助联合军演契机,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而其意图也很好猜,那就是针对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中国。
简言之,美国通过进一步将其军力辐射到南海,拉拢该地盟友国家一起部署先进的武器装备,来对中国形成“围堵之势”。
而这也只是其计划中的一环。
最近,美国新一轮次临界核试验启动,虽在技术上不能完全被认定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相违背,但背后对战略对手的核威慑意图肉眼可见。
所谓次临界试验,是利用高能炸药来模拟核武器爆炸的条件,对核材料如钚等的性能以及核武器的研发与优化,进行深度探究。
美国以此种方式秀肌肉,目标直指中国和俄罗斯这一点毫无疑问。全球范围内的观察者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中俄两国在联合声明中也特别提及核安全形势,足以说明两国对此事的严肃态度与担忧。
图片
(图解:俄军核演习期间,搬出核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
2、俄军动真格了!警告来得又急又猛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的回应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近期,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发出警告称,西方国家正将世界推向与核对抗边缘,这种行为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后果?首先,俄罗斯明确要求美国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一要求看似是为了促进全球核武器控制的进程,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出俄罗斯对当前国际安全环境的担忧。
其次,俄罗斯官员佩斯科夫声称,俄罗斯将在“适当时候”进行核演习。就目前看来,这一“适当时候”,似乎已经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俄罗斯上述言论只是在吓唬敌人,但当其真正开始非战略核武器军演时,西方媒体惊呼“没想到俄罗斯这次动真格了!”
据介绍,这次演习包括两个重要环节:秘密转移核弹至阵位和派遣高超音速导弹巡逻战区。
详细展开来说,演习中,俄罗斯南部军区的导弹部队接收并携带“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专用弹药,秘密移动至指定阵地准备发射,而空天军人员则装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准备进行巡逻训练。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俄罗斯正努力保持其军队在使用非战略核武器上的战斗准备状态,强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决心。
图片
(图解:美英不愿援助乌克兰远程攻击武器的同时,却逼德国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3、乌军猛然发现,美英一键撤回军援
演习使用的“伊斯坎德尔-M”和“伊斯坎德尔-K”导弹系统,具有高度精确打击能力,可以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
此次演习还有图-22M3轰炸机和米格-31K多用途截击机的参与,与之配套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匕首”,实战能力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得到验证。
通过这些动作,俄军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美西方的胁迫或挑衅行为,根本吓不住俄罗斯。
至于乌克兰方面,其猛然发现,来自西方盟友——特别是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军事援助名单中,远程攻击武器居然消失了。
需要指出的是,远程攻击武器对于乌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此类武器弹药的缺失,无疑会削弱乌克兰军事反应能力,令其在与俄军的较量中处于不利位置。
只是,英国、法国和美国自身选择不提供远程攻击武器的同时,它们却转而向德国施压,要求其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五百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导弹。
显然,这一策略是想将与俄罗斯正面对抗的潜在风险和责任,转嫁到与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的德国身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