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饮料“内忧外患”:大单品怡宝内生力不足,第二曲线未成气候

图片
文|新消费财研社
在瓶装饮用水这一竞争白热化的存量赛道中,新一轮没有硝烟的较量正在进行。
近日,知名饮用水品牌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正式吹响赴港上市的号角,美银、中银国际、中信证券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
作为纯净水领域的资深玩家,去年经典的绿瓶怡宝纯净水给华润饮料贡献了395亿元的零售额,在中国饮用纯净水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若此次华润饮料能够成功上市,将是华润集团旗下第18家上市公司,并将成为继农夫山泉之后第二家港股上市的国内包装饮用水龙头企业。
在华润饮料递交招股书之后,农夫山泉迅速向怡宝“宣战”,推出了绿色包装的纯净水新品,并强调这是来自天然水源纯净水,市场零售价与怡宝相同。作为“回击”,怡宝新包装矿泉水亦高调亮相,透明的设计吸引了众多目光。
图片
对此,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农夫山泉和怡宝其实都到了需要换新品牌的阶段,外包装的升级有利于靠近更多年轻群体,推动品牌持续的发展和保持市场竞争力。
只不过,农夫山泉推出纯净水产品,也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华润怡宝的市场份额,而且纯净水赛道门槛低、玩家众多,很难讲出出彩的新故事。华润饮料能否成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还需继续观察。
超九成营收来自包装饮用水
毛利率水平远不及农夫山泉
1990年,“怡宝”牌包装蒸馏水在深圳问世,后迅速打开市场,并凭借标志性的绿瓶设计逐渐被广大消费者熟知。2008年,怡宝被列入华润集团管理体系,并被列入一级利润中心,并于2014年正式更名为“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
历经十数载发展,以怡宝作为主打大单品的华润饮料已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
从营收规模来看,华润饮料是中国第五大饮料公司(不含酒企、乳企),排在娃哈哈集团、康师傅(饮品板块)、农夫山泉以及统一企业中国(饮料板块)之后。在中国前五大即饮软饮企业中,其零售额增速及净利润增速均排名前二(以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计)。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华润饮料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13.40亿元、126.23亿元及135.15亿元,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58亿元、9.89亿元及13.31亿元,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6%。净利润率则由2021年的7.6%上升2022年的7.8%,并进一步提升至2023年的9.9%。
从毛利数据来看,华润饮料近三年分别录入49.71亿元、52.59亿元及60.3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3.8%、41.7%及44.7%。与农夫山泉近三年均高于55%的毛利率相比,华润饮料的毛利率则略显逊色。
图片
分品类来看,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度,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产品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08.18亿元、119.06亿元及124.47亿元;其他饮料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5.22亿元、7.17亿元及13.51亿元。
从营收贡献来看,华润饮料2023年超九成营收来自于包装饮用水,其他饮料产品的贡献不足8%。
对此华润饮料在招股书中称,有五个饮料产品品牌零售额均超1亿元,但一直未有大爆品出现,至今无法摆脱产品结构过重倚靠“怡宝”的局面。足以见得,与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公司相比,华润饮料对包装饮用水业务依赖度较高。
图片
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怡宝和农夫山泉两大品牌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华润饮料按零售额计于2023年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排名第二,占据包装饮用水市场及饮用纯净水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4%及32.7%。
“怡宝”饮用纯净水产品给华润饮料带来的零售额达到了395亿元,售出“怡宝”品牌水产品逾146亿瓶,市场份额达32.7%,约为排名第二企业的四倍,且超过排名第二至第五企业的总和,确立了其在中国饮用纯净水市场排名第一的地位。
此外,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华润饮料在茶饮料、果汁类饮料、咖啡饮料等核心即饮软饮品类的市场份额均居于中国市场前十位。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对于华润饮料来说,赴港上市将有助于增强其综合实力,使其在资金使用上更加充裕,是实施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的重要一步。
不过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朱丹蓬判断其的市值可能并不会高。他认为,由于华润饮料的纯净水业务占据了92%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饮料业务仅占7%左右,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有限,其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和认可,仍有待观察。
大单品怡宝内生力不足
“第二曲线”占比过低未成气候
光依靠“怡宝”支撑业绩定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华润饮料近年来也在重点发展饮料业务,试图寻找并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当下,华润饮料主要拥有“怡宝”、“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共计56个SKU。公司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覆盖中国即饮软饮市场的核心品类,如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及果汁类饮料等、
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华润饮料提出水和饮料“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已有五年。但是华润饮料产品业务发展与其他饮品巨头相比似乎稍有落后。
2023年,华润饮料的饮料板块营收为10.68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公司总营收的7.9%。前两年,该板块在华润饮料公司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6%、5.7%,虽然占比连年增加,但增长比例和占比依然非常低。
对比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各大饮料公司去年财报可以发现,相较于饮用水,饮料产品的增长空间更大。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营收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1%;茶饮料产品营收超126亿元,同比增长83.3%;而康师傅即饮茶同比增长6.96%至营收200.59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润饮料的大单品“怡宝”存在内生力不足的问题。纯净水业务的天花板较低,包装饮用水口味差异小,主要差异在于水源,其产品创新并没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各大厂商还是在包装饮用水下足功夫,努力做到产品的差异化。
如农夫山泉,除经典红瓶款之外,还开发了适合婴幼儿的天然水、主打雪水的长白雪,以及武夷山泉水等八个系列,容量规格多达十几种。对比农夫山泉在水源挖掘上的不遗余力,怡宝的主营业务“纯净水”反而成了其品牌提升产品力的最大阻碍。
相比于矿泉水存在水源地和品质区别,纯净水品种单一只有容量规格差异,这也限制了怡宝在瓶装水市场中所能达到的“天花板”。而怡宝想要做到差异化,就将目光放向了细分赛道,2022年4月推出“怡宝露”矿泉水系列,首次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
图片
而高端矿泉水有限的市场份额早已被其他品牌先发制人,如恒大冰泉、百岁山、依云等高端水品牌、而怡宝露每瓶(350ml)高达15元的定价让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销售情况始终不甚理想。
除了“内忧”,华润饮料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农夫山泉于回归纯净水板块的决心不小,将矛头直指怡宝。在其上市之际,农夫山泉突然推出绿瓶纯净水,华润饮料将腹背受敌。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e,农夫山泉在华润饮料上市之际推出绿色瓶装饮用纯净水,这可能会对华润怡宝的纯净水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除了农夫山泉这位“看得见”的劲敌外,怡宝身边不乏元气森林、大窑等“看不见”的对手。这些新玩家大多是已经在饮料领域做出不错成绩,还试图来饮用水市场分一杯羹的潜力型选手。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华润饮料未能有效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仅靠纯净水是讲不出新故事的,这也为华润饮料能否成功冲击港股IPO、得到市场和投资者认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