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秀屿区:零工市场,“零距离”灵活就业

原标题:零工市场,“零距离”灵活就业
福建日报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陈世玉 刘营营
零工,通常指短期工或临时用工,他们就业形式灵活、工作周期短、时间弹性大。过去,零工人员想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往往需要“碰运气”“等机会”。
去年7月11日,莆田秀屿区首个零工市场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启动运营。零工市场集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招工候工等功能为一体,通过优化零工对接流程,简化求职招聘登记事项,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打造零工“即时快招”模式,为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
“随着秀屿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住房、教育、医疗、办公、休闲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家门口有景区、有商圈、有优质教育资源,再为新老居民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将‘宜学、宜业、宜居’的新城区稳稳落到地上。”秀屿区委书记张伯松表示。
告别“家里蹲”
4月底,在秀屿区刚刚结束一份短期保洁工作的杨秀霞返回了辽宁老家。这次,她打算卖掉老家的房子,和丈夫一同定居秀屿。
图片
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向求职者推介工作岗位。林静静 摄
10年前,杨秀霞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秀屿区东庄镇的鞍钢冷轧钢板(莆田)公司工作,夫妻俩每年都跨越多个省份来探望陪伴孩子。“这里的气候很好,十分宜居,生活也方便,刚好儿子在城区买了房,我们老两口打算都搬来。”杨秀霞坦言,自己今年56岁了,在家闲不住,可本身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去年注意到秀屿区开放零工市场,便应聘了简单的家政保洁工作,目前已有多次成功的就职经历。
“一个月3500元,还有4天休假,我很满意了。这次回去,还要继续找些活干。”杨秀霞感慨道,在陌生的城市里再就业确实不容易,零工市场的出现,为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告别“居家焦虑”的不只是杨秀霞。
晨间7点半,55岁的郭吓明准时打卡上班,穿戴齐整后,他开始巡视场地。“我所在的企业主要是做仓储和场地出租的,包吃包住,平常8个保安两班倒,倒也不算太辛苦。”郭吓明告诉记者,自己虽是本地人,但长期定居在西安,每年都要返乡待上数月,照料87岁的老母亲。
“回来也不能无所事事,总要做点什么补贴家用,我就想到了应聘保安。”今年过完元宵,郭吓明来到零工市场找工作,和第一个东家结算完毕后,上个月又重新入职福建省创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离家15公里,值完一轮班就可以回去了,匹配到的岗位还算比较符合预期,也给我省了很多找工作的时间。”郭吓明说,求职流程十分简单,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交个人信息,说明求职意向,当场就会形成推荐岗位,很适合他们这样不擅长网上操作的大龄群体。
“发挥政府作用、整合企业资源,零工市场可为求职人员提供一对一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匹配等服务,有力地促进群众多渠道灵活就业。”秀屿区劳动就业中心负责人陈永锋说。截至5月17日,全区共有40家企业发布零工招工需求共计352个岗位,已有243名零工人员前来线下登记求职信息。2023年,已为符合条件的116名零工人员发放社保养老补贴总计466440元,为18名零工人员发放医疗保险补贴总计26350元。
雇主“好用工”
零工市场的建立,不仅拓宽了零工求职的信息渠道,也为雇主“好用工”提供相应保障。
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秀屿区铜锣湾万达广场实现了日均1万多人的客流量,面对这样一波消费小高峰,大部分商家选择聘用零工、增加人手等,确保给予顾客优质的服务与体验感。
“每到法定节假日,店里都会聘用2~3个短期零工帮忙,以往在商业求职网站上找人,对我们来说成本过高,零工市场就是很好的选择,一次对接,很快能形成后续稳定的用工关系。”商场三楼龙田自助烤肉店店长林玉仙告诉记者,他们更偏爱反应快、精力好的年轻群体来兼职,附近的莆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就有不少学生是他们的“常客”。
二楼的宝贝王成长乐园是一家主要面向亲子家庭开放的电玩游戏城,活力亮眼的装修配色、琳琅满目的游戏设施……记者进入店内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休闲的“爷孙组合”。商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工作内容相对轻松,零工薪酬标准是15元/小时,依托零工市场,他们已搭建了一个线上零工微信群,用工群体也趋于稳定,彼此配合默契。
“近期,我们准备在万达广场一层建设一个线下零工驿站,为场内150多家商铺提供用工服务,畅通零工市场供求渠道的同时,以商圈为依托,为各灵活就业的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零工需求发布与查询、就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规范、扩大零工市场。”陈永锋说,后期将参照市级“1+7+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已有的1个区级零工市场,在7个乡镇建设零工驿站,探索延伸N个村(社区)零工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