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情深 “90后”民警“理发师”温暖村民心

原标题:发短情深 “90后”民警“理发师”温暖村民心
在岁月静好的和龙市大洞村,有一位不同寻常的“理发师”——他是身着警服的魏昊天,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民警。在这个充满古韵的小村庄,魏昊天用他那双巧手,不仅守护着村民的安全,还化身为他们的“理发师”,用一把剪子和一把推子,剪出了温暖,理出了希望。
“你好!朴大爷呀,您是要今天理发么?好的,我今天下午就去村里,那下午3点半可以么?嗯,嗯,好的……那下午见,魏大爷。”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民警魏昊天在便民微信群与朴大爷订下了这事儿。
图片
当天下午2点多,魏昊天就赶到大洞村里的昊天理发室。一面大镜子、一把剪子、一把推子、一把电吹风,这是每间理发店的标配。一进理发室,魏昊天娴熟地拿起剪子看看剪刃的钝锐情况,再看看推子的电池是否充满,然后就是静待村里的朴大爷来理发。
魏昊天是黑龙江伊春人。2012年,18岁的他远离家乡,参军入伍。2018年任大洞村责任民警。大洞村是边境村庄,村民年龄普遍在50周岁以上,最大的有80多岁。
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村内没有理发店,村民想理发,就要到80多公里外的崇善镇。路途远不说,若是赶上大雪封路、地面结冰,出行一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村里的老人有的为了省钱,就自己动手理。理发,一件对大家来说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成了在大洞村村民的烦心事。
“想到自己在上军校时学了点儿理发技术,我便自己购买理发工具,利用上门走访时机,给有需要的村民理发,为村民们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魏昊天说着当初理发的初衷。
刚开始手艺生疏,他只敢给大爷们推一些简单的短发,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也可以给大娘们、小朋友们理发了。为了不让村民空等,魏昊天每次下村前,都会在便民微信群里通知,有需求的村民就在群里预约理发。
图片
为了方便魏昊天给村民们理发,古城里边境派出所与当地村委会共同决定,在村口的老年活动中心里给他增设一个“工作场所”,并在门口添了一张新招牌:昊天理发室。
屋外,村民们聊着家常,屋内,村民享受着昊天的理发服务。他每个月都会定期去年龄偏大、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理发。2023年,他就义务为群众理发100余次。
魏昊天的“理发店”虽小,却成了连接民警与村民心灵的桥梁,成了村民意见收集站、纠纷调解站、政策宣传站。
2021年,他听到村民说大洞村“称玉米的地秤”两侧水泥路面狭窄,车辆通行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他随后就联系了崇善镇政府,协调了2台铲车,组织党员工作队对路面进行加宽,3天内就加宽了0.5米,解决了行车安全问题。村民之间“你家牛吃了我家粮”“他家菜占了我家地”等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也在昊天理发室里的谈笑中化解。5年来,魏昊天利用理发室,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0余条,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0余次。
图片
图片
在大洞村,魏昊天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是村子的党委副书记。了解到大洞村产的大米质量好,销路却一直打不开,魏昊天便主动与村委会沟通研究打造本地粮食品牌的计划。仅用一年时间,大洞村“源丰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打造出富硒稻米特色品牌。如今,富硒稻米已经成了大洞村发展经济、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仅一年就能为全村村民创收20万元。
图片
在大洞村,魏昊天不仅是一位民警,更是一位百姓心中的“理发师”。他用一把剪子和一把推子,剪出的是村民们的满意,理出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在这个小小的理发店里,魏昊天用他的双手,编织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和龙边境管理大队供图
责任编辑: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