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兵力短缺,4条战线连夜撤退

乌克兰迎来至暗时刻,前线4大防线全塌了,而坐镇大后方的泽连斯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图片
近期,乌军尽管没有失去任何城镇,乌克兰军队却在四个关键战线上同时后撤,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乌克兰在数个战略要地上的防守能力正遭受严峻挑战,乌克兰军队面临的兵力不足问题愈发显著。乌克兰在过去两年里建立的防御优势似乎正在逐步削弱,随着战场形势的持续变化,局部胜利已无法转化为全面优势。
首先,巴赫穆特西南方向的克里希夫卡被俄罗斯军队迅速攻占,仅用了三天时间。该地区的乌克兰防守部队在经受了长达8个月的围困和激烈战斗后,被迫从其阵地撤退。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俄军在战术上的灵活性和进攻效率,也揭示了乌克兰在某些区域兵力部署的脆弱性。
图片
特别是当俄军主力第6摩步师取得突破后,乌克兰军队在该区域的退却凸显了在战略物资和兵员补给上的紧张情况。
接下来,俄军在伊万尼夫斯克以西大约3公里的地区跨越了顿巴斯运河,这一行动成功扩大了其桥头堡,并加深了乌克兰军队在林区的不利地位。
此次突破对乌克兰军队的防守构成了直接威胁,因为它为俄军提供了从林地向恰索夫亚尔中心进攻的便利条件,这表明在开阔地和林区作战时,乌军需要进一步增强其远程监控和反击能力。
此外,俄军对恰索夫亚尔东北城区的进攻表明了其意图将乌军置于多方位压力之下,这种战术不仅致力于分散乌军的防御资源,还旨在通过心理压力迫使乌克兰军队作出更多的撤退决策。
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撤退则进一步证明了俄军意图扩大控制区,改善战术位置的战略。
在当前局势之中,泽连斯基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片
乌军在多个前线面临逆境,这不仅对士兵士气造成了重大打击,也加剧了乌克兰国内对泽连斯基政权的不信任和不满。原本,根据乌克兰的宪法规定,泽连斯基应该在3月底组织大选,5月21日左右完成权力交接。
然而,面对持续的战争态势,泽连斯基做出了延长总统任期至战争结束后再恢复大选的决定,这一决策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乌克兰军队在动员兵力和装备方面遇到的困难,表明了乌克兰在自身军事能力上的严重缺陷。据美媒报道,乌克兰军队已经无法满足西方对其兵力动员的要求,泽连斯基政府的加紧征兵引发了民间的广泛不满。
同时,乌军严重缺乏机械化装备,新近动员的士兵甚至没有机动车辆和重型装备可用。第153机步旅的例子凸显了乌克兰军队如何被迫转变为几乎纯粹的步兵部队。
图片
尽管西方普遍认为乌克兰军队缺乏机械化装备是一大劣势,但真正灾难性的是其“静坐防御”的能力受限。一旦需要进行人员调动和增援,乌军便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哈尔科夫战场的状况已经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面对内外夹击的逆境中,泽连斯基依然选择将希望寄托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
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希望美国官员允许乌克兰向俄罗斯境内发射美国导弹和其他武器。此外,泽连斯基还呼吁北约直接介入,击落俄罗斯在乌克兰上空的导弹,并请求提供更多的F-16战斗机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尽管这些要求至今未获美西方明确回应,但显然,泽连斯基试图通过扩大外部支持,以增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和国内的抗战士气。
然而,面对泽连斯基的请求,美西方的回应充满了谨慎和犹豫。
图片
将俄乌冲突框定为“代理人战争”的现实,意味着美西方极可能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行动。
显然,在这场棋局中,泽连斯基正处于极为复杂和微妙的地位,他的每一个决策和请求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未来,更牵动着整个国际政治的敏感平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