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用科技之力守护野生动物多样之美

本报讯(通讯员 孙文芳 白星利 郭政霖)你可曾见过黄喉貂排成“一”字赶夜路,野猪一家集体出动喝水觅食,红腹锦鸡十几成群“开大会”,“傻狍子”、林麝在林间蹦蹦跳跳,羚牛、黑熊山野独自觅食……在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些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图片
“看,这是我们拍到的一只林麝,它是只母麝,因为没有獠牙。这是一只黑熊,还有黄喉貂、红腹锦鸡,鬣羚我们都拍到过……”坐在监控中心的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强建伟如数家珍,一一展示着近几年保护区拍摄到的各种国家级一、二级保护动物。
图片
据了解,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凤县境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境内种子植物有1407种、野生脊椎动物达311余种。根据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8种。
图片
近年来,凤县从红外相机、无人机、视频监控、智能掌上巡护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那里借来翅膀和眼睛,用科技加持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守护野生动植物多样之美。据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办主任毕伍照介绍,“目前保护区内已布设红外相机150余台、蜘蛛网红外相机24台,在林间24小时定点拍摄。这种数字手段效率更高,收集的信息更详细,准确,可在安全距离之外对野生动物进行非侵入性监测保护,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
图片
不仅地面充满科技范儿,空中的无人机也是保护区智慧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的一部分。无人机定期空中作业实现对保护区更大范围野生动物追踪、火情监测、应急处置,提升了保护区空中生态感知能力,也能够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的扰动。
守护绿水青山中的万物生灵,是一代代护林人的责任与使命。如今,通过科技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他们有了更多更好的数码智能护林“法宝”。这些“法宝”让鲜少人见的“动物隐士”变为了大屏幕前的“常客”,让大家更多地看到了动物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织就一张“天罗地网”,给盗猎者以强大的威慑。
“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且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工作,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而且野外环境复杂多变,只有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才能够长期监测深山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有效提升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效率,实现‘看得到动物,管得住人’。”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乔卫国说道。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