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脸”的4种入侵物种,在我国吃到养殖,最后一种是年轻人最爱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日益紧密的整体,各国之间的交流,人员的流动,物质的传送越来越频繁。在这股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地的物种​也因为这种交往,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天敌的威胁,开始大量的繁殖,成为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入侵物种,就比如:美国的美国大鲤鱼,风滚草,澳大利亚的野兔等等。
图片
在我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乏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的身影。然而,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岂会坐视它们肆意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于是,吃货们纷纷研究入侵物种的吃法。果然,许多曾经被视为威胁的入侵物种,在我们的餐桌上找到了新的归宿,甚至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才能维持其在当地的生存。接下来,菜卫卫给大家盘点我国4种失败的入侵物种,最后一种是夏天年轻人的最爱。
图片
​第一种:生蚝
说起生蚝,可能大家都很诧异,生蚝不是一直都有吗?怎么会是入侵物种呢?其实生蚝是原产于太平洋的贝类,在古代就入侵了我国的沿海,算是一种最早的入侵物种了。不过被我们的祖先们吃到靠养殖。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生蚝养殖的记载,更是在宋代出现了叫“插竹养殖”的方法。
图片
生蚝的营养颇高,含有丰富的钙,磷,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牛磺酸,蛋白质,糖原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就流传了“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再加上生蚝的口感软滑绵密,鲜美爽滑,深受大家的喜欢。也正因如此,生蚝成为夜市烧烤的宠儿。其做法也多种多样,就比如蒜蓉烤生蚝,蚝烙,生蚝粥等等。
图片
第二种:罗非鱼
罗非鱼又叫东非水中小霸王,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小型热带鱼,因其体型与鲫鱼相似,也叫非洲鲫。最早从东南亚引进我国,并且试养成功。罗非鱼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并且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不管是浮游生物,还是各种植物都是它的食物来源,生长周期快。又因为人为的放生,加上无天敌,导致在我国泛滥,成为入侵我国的物质。
图片
不过人们发现,罗非鱼刺少,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再加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视黄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很有益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就比如:红烧罗非鱼,清蒸罗非鱼,烤罗非鱼等等。网络上曾经也这么一段话:“早上吃什么?罗非鱼!中午吃什么?罗非鱼!晚上吃什么?罗非鱼!”可见人们对它的喜欢了吧!
图片
第三种:牛蛙
牛蛙又叫美洲牛蛙,因其鸣叫声与牛相似,因而得此名。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北美洲大陆的两栖动物,在1956年,从古巴引入我国养殖,并且大规模养殖。因隔离不当,导致部分牛蛙跑入当地的生态环境中。由于牛蛙的适应力强,食物来源广泛,繁殖能力强,再加上无天敌等原因,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入侵物种。
图片
不过后来大家知道牛蛙的肉质细嫩鲜美,出肉量大。再加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脂肪,胆固醇极低,很适合各个人群食用,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牛蛙的做法多种多样,也别具风格。就比如,油炸过后的牛蛙外焦里嫩有嚼劲,口感酥脆好吃。泡椒牛蛙肉质细腻,泡椒味浓郁,酸辣下饭等等。现在市面上也有不少以牛蛙为主题的饭店,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图片
第四种:小龙虾
小龙虾又叫克氏原螯虾,起初是日本引进作为牛蛙的饲料,后在日本泛滥后,随货船来到我国,并且定居了下来。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杂食性虾类,并且在我国没有太多的天敌,繁殖能力强,导致泛滥。
图片
不过后来大家发现,小龙虾的肉质细腻嫩滑,口感Q弹,搭配上不同的调料与烹饪方式,有不一样的味觉体验,从而使它成为夏日年轻人的最爱。也将小龙虾吃成了最失败的入侵物种,需要靠养殖才能供应上年轻人的餐桌上。其做法有: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等等别具风味的美食,说得我都留下不争气的口水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