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勇:幺凤话梅

但凡喜欢吃话梅的,都对幺凤赞赏有加,尤其欣赏这种古朴的话梅质感。
图片
老关是我的好朋友,身高一米八六,光头,未婚,互联网影视从业者,风起来的时候,他就站在风口。然后,他的老板财务自由了,他可能因为个子太高的缘故,风没有吹动他。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关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有一阵子他跟我一样,北京上海两头跑,间或我们在香港、深圳出差,总能约着见上面。他对美食很感兴趣,并且总是很热情地向我做推荐。
记得是2015年的3月,我和老关都在香港参加影视展,中午从香港会展中心出来已经快一点多了。老关先是带着我去铜锣湾吃一兰拉面,那是我第一次见识了这家著名的“小隔间一人食”拉面店,留下了深刻印象。吃完面,老关不动声色,随口说道:“走,带你去一家巨贵的话梅店看看。”我心想,话梅店又不是鱼翅店,能怎么个贵法,吓唬人吧。随后的六分钟里,我们穿梭在铜锣湾的人群中,再拐了好几条小马路,有一条马路的商铺外立面在装修,搭了许多脚手架,我们便在脚手架下面穿行。他人高,我人胖,他一会儿低头,我一会儿侧身,等候过马路的时候,香港的红绿灯催命般地“滴滴”叫,步履那叫一个匆忙啊。终于到达目的地,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店铺,名字起得十分妖艳,叫作“幺凤”,店铺外面还有一个灯箱,白底红字写着“上海幺凤有限公司”。老关见我疑惑,便说,他第一次来的时候,作为一个上海人,也对这个招牌很疑惑。
图片
暂且不管这些了,我跟着老关进入店内,只见几十个广口的大玻璃罐子里,各式话梅摆放着。价格都是按两来计算的,平均都是三四十块港币一两,最贵的一款话梅王我印象中是一百块一两。我怕酸,对话梅兴趣不大,老关倒是熟门熟路,各式各样都选了一些,也不多,一种选上五六颗的样子。中国人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叫“来都来了”,于是,我也挑了几包小包装的经典款幺凤话梅。此时,老关又跟我讲,其实这家店的牛肉干也很好吃。我说,牛肉干好啊,我喜欢的。赶紧尝了尝,果然好吃,而且颗粒饱满,感觉像是港式火锅里的牛肉粒直接做成了牛肉干,味道也调配得极其到位。因为想着好吃,便没怎么看价格,最后结账的时候,老关买话梅花了五百块,买牛肉干花了四百块,我买话梅花了两百块,买牛肉干花了五百块。总之,那一刻,我觉得这个香港“上海幺凤”真心是蛮贵的,一颗话梅就要十几块钱,十几块钱我在上海联华超市里都能买一罐话梅了。倒是幺凤牛肉干,真的个头大。
那几年,我因为港澳通行证一直揣在自己兜里,又常去广州、深圳出差,便经常顺道去香港。加之每年例行的香港影视展,穿插着洽谈项目,机房看样片,诸如此类,把兜里的这张港澳通行证算是用足了。后来,我也介绍了不少朋友去幺凤,但凡平时喜欢吃话梅的,都对幺凤赞赏有加,尤其欣赏这种古朴的话梅质感。当然,感叹价格贵,也是绕不开的一个环节。我们只能认为,铜锣湾时代广场这一带房租贵呀,其他店都是卖劳力士的,幺凤卖话梅,贵点也是正常的。
老关最近从北京回到了上海,我的港澳通行证,也因为变换了工作,许久没用了。我们时不时地还会见面,大多就在上海。老关还是很喜欢炒股票,A股、港股、美股,他都有。老关跟我说,鸡蛋应该放在各种篮子里,然后,他补充了一句:当然,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缺鸡蛋。老关又问我,你还记得那年台风过后的澳门吗?我说,当然记得。
那年夏天,老关投资了一个舞台剧项目,在珠海上演,邀请我去看。演出当天的早上,老关说,不好意思,昨天晚上台风把剧院的屋顶刮坏了,演出取消。为了表达歉意,老关立刻决定请我和另一位朋友熊导去澳门新濠天地看“水舞间”。从拱北过关澳门后,就在演出前一小时,老关手机突然响了,他接到了“水舞间”演出取消的通知。那天晚上,在美食之都澳门,我请老关和熊导吃了一顿印象深刻的东北煎饺。因为受台风影响,整个澳门近乎停摆,偌大的新濠天地里,只有这家东北饺子馆还坚挺着。(文/图 陈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