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力推行“人才码”应用 全方位全周期赋能人才创业创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九州
省直机关工委部署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坚持紧盯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推动省直有关单位领办具有突破性、牵引性、关键性、“切口小”的工作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大落实、服务大改进、效能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生态大优化。
“人才码”是近年来浙江聚焦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出的电子人才凭证。凭借“人才码”可以享受生活工作方面的各类优质服务。
如何申领“人才码”?只要打开“浙里办”APP,搜索“浙里人才管家”,并点击“人才码”申领就可以享受“人才码”带来的相应福利,后台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学历、职称等信息进行比对匹配,精准推送可享受的就业补贴、租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此前,在落实人才政策过程中,存在政策“碎片化”问题,不少人才反映各类服务政策多而散,看得见、摸不着、难申请,极大影响了服务体验感、获得感。
图片
绍兴为人才面对面介绍“人才码”申领方式和服务场景。受访单位供图
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近年来,浙江省委组织部以机关效能建设为牵引,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创新开发“人才码”,集成各类服务政策,拓展应用服务场景,实现“一码在手、一码通办”。据统计,“人才码”自2021年上线以来,已有316万名人才领取“人才码”,日均活跃量达4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人才服务效能,助推人才潜心科研、安心干事、舒心生活。
“人才码”是专门为人才开发的,关键是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省委组织坚持人才服务需求导向,整合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行业协会等服务资源,集成涉企、法律、医疗等服务事项,打通人才子女入学、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各类服务场景,不断延伸人才服务触角。积极推动从“保障型”服务向“发展型”服务转变,重点围绕知识产权、资本对接、股权架构、成果转化等发展要事,提供全要素全周期服务。目前,已接入服务机构1.1万家,涵盖双创服务、生活服务等5大类100余项,累计提供服务3500万件次。
图片
省部属单位“人才码”用户界面。受访单位供图
实际上,“人才码”实现“一码集成”其核心要义在于打破数据壁垒、集成各项服务。省委组织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全方位梳理服务事项、确定事项标签,归集公安、社保、税务等数据资源,夯实“人才码”数据底座。强化数据共享,对在学信网等系统数据核对无误的人才予以“一键赋码”,领码人才“一键申请”,服务部门并联办理,变“人才跑”为“数据跑”,通过“无感”智办增进人才“有感”体验。目前,人才认定100%线上办理,已帮助解决各类同城待遇事项4683件,同城待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天左右缩短至半天。
增强人才获得感,提升部门管理服务效能尤为重要。省委组织部聚焦服务流程优化,建立健全服务机制,闭环推进人才服务。常态化收集人才需求,人才可随时通过“人才码”提交各类服务诉求。按照人才服务事项类型,推行“分类流转、专班推进、跟踪督办、结果评价”办理机制。其中,对办理过程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进度滞后的提醒督促,对办理结果进行量化评价。“人才码”运行以来,各地各单位对人才服务需求及时回应、高效办理、实时反馈,得到人才广泛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强化数字赋能,以‘人才码’集成人才流、业务流、政策流,助力跑出人才服务‘加速度’。”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