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及多位高层遇难,哈梅内伊指定莱希接班人,伊高层大换血

据央视新闻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基于伊朗宪法第131条,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暂时代任总统职务。穆赫贝尔需在50天内推动召开新的总统选举,哈梅内伊同时宣布,伊朗将展开5天时间的公共哀悼。伊朗外交部宣布,代理外长一职将由政治事务副外长阿里.巴盖里担任。
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杨、东阿塞拜疆省省长等9人,在当地时间5月19日的直升机失事事故中遇难。当时莱希刚参加完东阿塞拜疆省一处水库大坝的落成仪式,将前往伊朗另一地参加石油综合体的落成仪式。行程中发生直升机失事,其机队共有3架直升机,另外两架抵达目的地。媒体给出的说法,聚焦于浓雾天气对事故的诱发因素。有报道称,搜救方基于现场机身残骸认为,直升机是撞山坠毁。事发时,莱希等人乘坐的是美制直升机,采购于伊朗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时期。
图片
随后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美伊交恶,伊朗被制裁难以获得直升机零部件。有美方分析人士认为,零部件短缺是飞机失事的一大背景。此次事故显露出伊朗在安全事务上的几点问题。一,技术自主不足。总统座机为美国制造,在美伊交恶、与美国关系密切的以色列同伊朗逼近临战状态情况下,相关机型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安全风险。直升机制造的原始图纸、设计思路、飞行动力电控等系统的不足及缺陷,在美方处有着详细数据,并可以由以色列进行资料获取及方案制定。
马航失联事故至今难解,本身便有作为技术源的美方在技术层进行遮蔽的因素。伊朗自身在飞机制造上技术能力的欠缺,是其进行事件原因调查的一大阻碍。
图片
如果伊朗今后仍不能确保技术安全问题,或者起码确保相对的技术安全,那么其高层官员的出行安全便仍存被敌方以技术手段实施爆破的风险。这一点,对于欧洲、亚非拉的许多小国同样适用。缺乏对所用硬件设施的技术了解与自主掌握,便缺乏在技术层与对手进行交锋的视野,存在被相关方实施技术暗杀且难以被外界察觉的空间。
事件发生后,普京召见伊朗驻俄大使了解情况。俄方先后派出两架伊尔-76运输机搭载紧急事故调查人员及直升机前往伊朗,俄方的反应强度,侧面显示着事件的不同寻常。当下阶段,难以得出事件为因大雾天气引发撞山坠机的结论。二,安全管理不足。机队编队共有3架直升机,难以清楚其他两架直升机在编队飞行中的具体职能。
图片
不过其中一点是确定的,即不宜让伊朗总统座机充当编队飞行的头机、也不宜充当尾机。充当安全防卫、外围探测的其他两架直升机抵达目的地,作为被保护的总统座机则因天气发生坠机,并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锁定位置。这样的局面,在常态下难以成立。
伊朗总统座机可能发生了包括通信在内的多点故障,引发故障难以排除坠机。事故的具体原因,需要等待伊朗方面的进一步回答。对中方而言,加强技术生态的硬件、软件自主,是避免被敌方以技术爆破方式实施攻击的必要条件。事故的发生,从概率角度而言,存在难以避免性。但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不宜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在基本原理及技术应用层面越是不自主,越难奢谈安全、防卫与真相。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