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农业 铺就乡村振兴路

  夏始春余,正是叶嫩花初、万物并秀的时节,走进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一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景象映入眼帘。在田间地头,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全程机械化,省工省力又省时;在果蔬大棚,智能洒水施肥设施高速运转,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传统农业,因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智慧农业”让农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车”。
  近年来,于河街道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载体,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不断延长“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条,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让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利。
  数智结合助力现代农业。在某无花果三产融合产业园建设现场,各项建设工作在工人们紧张地忙碌下稳步推进,部分园区实验办公楼以及生产大棚、车间已悄然拔起。
  “我们建设50个高标准数字化温室大棚,建立无花果智慧农业可视化管控系统,园区应用产业监测大脑、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测、智能化设备控制、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监测与预警五大智能系统,实现人、场景、数据的沉浸式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应用,打造“可视、可管、可控”的农业数字平台,有效提升农业作业效率、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能力。”项目主要负责人王淑芬介绍,该无花果三产融合产业园依托上农智田智慧农业可视化管控系统和农业数字沙盘等数字化平台,通过农业数据的沉浸式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应用,以数字投影动态监管潍城全区农业发展情况,全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智能化、数字化。
  据了解,该无花果三产融合产业园为省级重点项目,主要建设无花果科研创新基地、无花果共享创业农场、果蔬产业创业孵化基地、深加工协同共创产业基地,聚焦功能食品和功能原料的研发和创制,打造“无花果+”产业综合体,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4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300余人就业,有助于带活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振兴。同时将助力乡村微型经济体培育,聚力打造潍坊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特色农业推动富民增收。走进于河街道某果蔬草莓生态采摘园,淡淡的草莓香气便扑鼻而来,与传统草莓采摘园不同的是,这里的草莓不是长在地上,而是生长在一米多高的架子上,采摘过程中不用弯腰不用蹲,并且过道宽敞,铺有干净的毡布,极大地提高了采摘的乐趣。
  据悉,该果蔬专业合作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业种植、示范、有机栽培、农资产品开发和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企业。合作社所采用的草莓种植模式是从日本引进的阿格里斯高架草莓种植设备和种植草莓技术,是采用高架式草莓种植技术进行打造的采摘观光园。该果蔬专业合作创新新型技术管理,用专利的基质加上纯净水的浇灌,不仅生产出了质优高产的香野草莓,而且智能化的系统使得草莓管理过程中的通风、控温、水肥等工作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操作、监测。该技术不仅改良了草莓的品质,更让特色农业焕发出更大的红利。
图片
  电商直播创新助农模式。近年来,于河街道三安子村依托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打造电商直播带货基地,建成乡村振兴直播间,大力宣传推介“于河好品”系列农产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据三安子村党总支书记刘桂书介绍,目前他们的助农直播账号粉丝已达2万多人,总浏览量突破2300万次,并助力全区100多种家乡农品“火起来”。在此基础上,于河街道在辖区面上大力推广电商助农模式,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于河街道槐埠村的甜瓜大棚里,一个个硕大的甜瓜长势喜人,槐埠村村民宋学林穿梭在瓜架中,对瓜果丰收的期待溢于言表。据悉,今年在三安子村的示范带动下,槐埠村充分结合村情实际,立足村庄特色,拓宽果蔬销售渠道,以“小果子”撬动集体和农户增收“新引擎”,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路。(李菲)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