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乌龟坦克”横冲直撞,步兵贴脸肉搏,终于攻下克村要塞

在顿涅茨克第1军、卢甘斯克第2军之外,俄军在2022年秋还以志愿者兵员为基础,组建了第3军团。
这个军团刚组建,就赶上了哈尔科夫之败,到2023年瓦格纳部队从阿城战场撤出后,便由该部担负阿城南翼的防守任务。
偏偏该部刚刚换防,就赶上了乌军的大反攻。
图片
乌军在顿巴斯有战斗力的新老部队几乎都集中在了阿城南翼,第3军团和配合作战的卢甘斯克第2军一部,在防御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依然丢掉了克里希夫卡和安德里夫卡。
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克里希夫卡,这个村子在当初瓦格纳攻击时夺占,因为是整个阿城南翼的核心定居点,所以在乌军的反攻中便成为了重点进攻方向。
为了夺回克里希夫卡,乌军各知名旅队轮番上阵,所付出伤亡也是极为惨重,但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拿下了。
因为这个村子是继扎波罗热的罗博季涅村之后,第二个双方反复争夺,付出代价极大的村子,所以也被网友戏称是“第二宇宙中心”。
乌军夺回这个村子后,已经恢复了完整的高地运河线,而克村本身则作为屏护运河线阵地的前卫要塞;尽管村庄已经被炸成了瓦砾,但依旧是死守不退。
乌军在以克里希夫卡为核心的高地阵地上,集中了第5突击旅、第80空突旅、第92突击旅、第93机步旅等精锐部队。
图片
这些旅队平时在前线各自摆出个把营作为守军,主力在后方蹲着轮换,因为在狭小战场上始终保持了充沛兵力,所以俄军在南翼的进展很小,基本都被阻挡在了克里希夫卡、安德里夫卡外的铁路线阵地。
可是之前兵力多,不代表之后兵力还多。
第80空突旅的机动营队可能抽兵支援马林卡方向、第93机步旅的一部也增援到了红利曼东的特尔尼。
如果说抽调这点兵力还没啥问题的话,最近乌军为了稳住哈尔科夫战线,基本是将第92突击旅全部调走了,第93机步旅也抽调了一部,这就使得在南翼战场的乌军兵力大大减少。
图片
而志愿军第3军第6摩步师趁机发动攻势时,它的攻击模式跟空降兵的“死亡冲锋”又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俄军在今年以来的进攻作战中,用上了一种改装的“乌龟坦克”。
坦克本身就有铁王八之称,是进攻作战中不可或缺的装备。
但在俄乌战场上,FPV无人机的大量攻顶,以及遍地的地雷给装甲纵队的突击造成了极大障碍,传统的坦克已经难以应对威胁,故而往往出击则折损,折损必重大。
俄军的应对思路有两个:
第一:以快致胜,寻求快速突进到乌军阵地,展开近战,上述第98空降师的进攻属于此类,甚至还有俄军使用摩托车、全地形车突击的;
第二:使用特殊改装的“乌龟坦克”开路,既吸引乌军火力,又为部队打开进攻通道。
图片
具体就“乌龟坦克”的改装而言,它在俄军坦克原先的顶棚设计基础上,用铁板、格栅几乎全包,同时还加装无人机干扰设备。
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乌军FPV无人机的攻击,从战场反馈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经常几十架FPV干不掉一辆这玩意。
另外坦克本身要加装扫雷套件,这样在开路时,又可以尽可能避免地雷的伤害,并为后续的车队行动开辟通道。
当然了,这种“乌龟坦克”如此改装,也要付出代价,甚至说它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坦克,有些战区的俄军只给它配驾驶员,实际是充当特种工程车之用了。
图片
另外,“乌龟坦克”也不是万能,绝对不可能被摧毁。
乌军正经的炮火轰击、高密度的雷区之下,它还是难以避免毁伤,现在我们也能看到几例“乌龟坦克”被干的例子。
只不过相较于通常的坦克装甲纵队活动,这种改装确实是有效果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俄军第3军第6摩步师的“乌龟坦克”,就趁着乌军兵力密度下降,甚至火力也兼顾不及的情况下,在克里希夫卡横冲直撞;随后,步兵分队也压上去逐屋清理。
此外,俄军自己使用FPV无人机的频率也很高,相较于乌军而言,它这边的正规炮火还有数倍的优势。
图片
图片
最终,克里希夫卡的乌军终于顶不住了,不支而退,俄军第3军团终于又占领了这个关键要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