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达兴业3.37亿可转债将违约,控股股东已被裁定破产

图片
无法兑付回售债券,导致鸿达兴业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
01
回售违约风险
近日,主办券商第一创业证券公告称,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兴业”)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鸿达转债”回售违约风险。
图片
回售违约风险提示公告
公告显示,鸿达兴业发行的“鸿达转债”若触发有条件回售条款,债券持有人提出回售要求,公司因资金紧张,存在无法兑付回售债券面值及当期应计利息,进而导致可转换公司债券回售违约的风险。
根据约定,“鸿达转债”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三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时,可转债持有人有权将其持有的可转债全部或部分按债券面值加上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回售给公司。
2024年3月18日,鸿达兴业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摘牌前公司股票收盘价格已连续23个交易日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
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后,鸿达兴业股票暂停累计计算上述回售条款中的“连续三十个交易日”,后续触发上述回售条款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据公开资料,“鸿达转债”发行于2019年12月16日,发行总额24.27亿元,期限6年,截至2024年3月18日“鸿达转债”剩余可转债金额为3.37亿元。
近年来,于受到控股股东信用违约影响,公司融资渠道受限、资金链断裂,大量借款逾期未偿还。
目前,鸿达兴业多家子公司正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生产经营困难,关键岗位人员流失严重,公司无法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另外,鸿达兴业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环保有限公司均已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今年4月,鸿达兴业母公司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兴业集团”)宣告破产。
其实,鸿达兴业集团的危机,要从2020年末说起。
2020年12月,“20鸿达兴业SCP001”违约,拉开了鸿达兴业集团债务危机的序幕,目前公司5只债券全部违约,违约金额达44.65亿元。
此外,鸿达兴业集团还有多笔金融机构借款出现逾期,公司融资渠道严重受阻,流动性风险极大。
02
深陷危机
据官网介绍,鸿达兴业集团创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广州,拥有“资源能源、盐湖开发、化工、环保、新材料、交易所和股权投资”七大产业体系,是中国大型资源能源综合产业集团。
2004年,鸿达兴业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产业的领航者。
图片
鸿达兴业集团官网
从股权结构上看,鸿达兴业集团直接持有鸿达兴业7.17%股份,一致行动人广州市成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013%股份,周奕丰为实际控制人。
图片
股权结构图
作为化工行业的龙头集团,PVC在鸿达兴业集团的营收占比曾达到七成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收紧,PVC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配套产业也随之收缩,行业开工率从2021年的78%跌至2022年的74%。
从业绩上看,因债务违约导致财务费用激增,并计提大额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鸿达兴业集团连续亏损。
2020年-2023年上半年,鸿达兴业集团分别亏损16.81亿、39.54亿、156.43亿以及5.87亿元,亏损额巨大,把之前所有的利润都吞噬。
图片
归母净利润
截至2023年6月末,鸿达兴业集团总资产为52.98亿元,总负债204.64亿元,净资产-151.66亿元,资产负债率386.29%。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鸿达兴业集团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为79%。
截至相同报告期,鸿达兴业集团流动负债有161.1亿元,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短期负债合计有131.19亿元。
然而,相较于短期负债,鸿达兴业集团的流动性逐渐枯竭,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2161.86万元,公司存在巨大短期偿债风险。
在银行授信方面,截至2020年末鸿达兴业集团银行授信总额为159.67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29.51亿元,数据披露日期较久远。
图片
银行授信情况
在负债方面,鸿达兴业集团还有非流动负债43.53亿元,全部为预计非流动负债。
整体来看,鸿达兴业集团刚性债务主要为短期有息负债,带息负债比为64%。
在融资渠道方面,鸿达兴业集团渠道较为多元,其对短期借款依赖度较大,除了借款和发债,还通过租赁融资、股权融资、股权质押和信托等方式来融资。
但是,自发生债务违约以来,鸿达兴业集团的融资渠道中断,公司筹资性现金流净额持续净流出,再融资压力很大。
图片
筹资性现金流情况
在股权质押方面,鸿达兴业集团与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鸿达兴业3.53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1.88%;其对中泰化学的股权质押率为99.98%,且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图片
股权质押统计
另外,鸿达兴业集团的受限资产规模也较为庞大,截至2022年中该指标高达81.4亿元,主要为受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公司资产流动性弱,资金腾挪空间已十分有限。
在资产质量方面,鸿达兴业集团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周转效率持续下滑,不仅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存在一定跌价和回收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鸿达兴业集团对外担保企业也存续债务违约,面临较大代偿风险。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及关联公司担保合计31.13亿元。
总得来看,鸿达兴业集团债务沉重,存在大额债务违约、资产被冻结情况;面临大量法律诉讼和仲裁;融资渠道基本断裂,面临极为严重的资金压力和流动性压力。
03
百亿潮汕富豪
1991年,从小受家庭耳熏目染的周奕丰,创立了鸿达兴业集团的前身广州成禧,生产塑料原料等化工用品。
经过十年精耕细作,加上不凡的商业洞察力,广州成禧也算发展得风生水起。
然而,这一行业受经济影响严重,2001年经济危机,国内大多数同行都选择压缩产能甚至停产,而成禧却仍旧顶着压力和风险照常生产。
幸运的是,经济危机并没有太久,2002年市场就有了回暖趋势,随着国内外对于塑料原料需求增大,塑料原料的价格恢复。
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内塑料原料企业储备、产能都很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而挺过来的周奕丰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开始迅速发展,历经行业洗牌、转型升级后,他将成禧更名为鸿达兴业集团。
图片
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
2004年,周奕丰再次遇到了人生中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收购内蒙古乌海市化工厂。
2003年7月,创办于1952年的老国企乌海市化工厂由于经营不善破产,周奕丰出手收购了该企业,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革,如今的乌海化工已经成为了年生产能力200多万吨的大型塑料化工原料制造企业。
2005年,周奕丰又创立全国第一家塑料交易所——广东塑料交易所,国内塑料交易进入电子化时代,目前其年交易量超1000万吨,国内外客户更是有着30万家。
图片
鸿达兴业集团成长历程
之后,周奕丰便开始了颇有野心的收购扩张之路。
2011年末,鸿达兴业集团以司法划转、代为偿债的方式收购江苏琼花(002002.SZ)成为大股东,2013年6月更名为鸿达兴业,并在旗下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金材科技,开始向PVC制品进军。
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周奕丰的个人财富也在水涨船高。
在2014年胡润中国排行榜,周奕丰排在第547名,身家也只有41亿元,而三年后其个人财富已经飙升到105亿元。
近年来,周奕丰又遇到经济下行和化工行业不景气周期,再加上其近年来激进扩张后遗症凸显,债务危机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