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断舍离,该整理的不止是生活空间,还有我们的心理空间

图片
房子,在我们的心中,远远不止是居住的地方。
《扫除力》一书中说“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自己的房间”。
一间房子,可以反映出居住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小程和小安都是大厂员工,每天上班时间都很忙碌,午休时,各自聊起来了自己租的房子:
小程:
上班就是996,通勤时间还要1个半小时,一天来回奔波回到家后我只想躺在懒人沙发上。
看着洗衣机旁堆满一筐的脏衣服和臭袜子,洗碗盆里放着上周末用的脏盘子和碗筷,地上散落的垃圾……
虽然很想收拾,但就是提不起劲来。感觉我和我的家一样,现在都有些疲倦和混乱。
小安:
房子是租的,为了上下班方便,虽然小了点但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在通勤上,也有精力打扫卫生。
打扫的时候,看着杂乱的东西一件件恢复原位,整整齐齐地码在架子上,感觉繁杂的心绪也清晰了。
下班打开门看到整洁的房间,感觉忙碌了一天的疲劳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在小阳台上还种了我喜欢的花花,下班回来看到真的很治愈。
周末休息时还可以叫上三五好友来聚餐,在厨房捣鼓美食,在餐桌上谈天说地。
房子不大,但却能让我放松享受生活。
图片
人和家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
小程和小安,都一样工作忙,但两人的心境明显不同。
心由境生,小程下班回家,放眼满是狼藉,让原本疲惫的心灵更加心烦意乱;而小安呢,入门看到的是处处整洁的家,让她心生愉悦。
古人讲: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小安舒适整洁的家是她疲惫心灵的休憩之地,让她感觉治愈;小程待在自己家里,只会感觉更加心力交瘁。
可见生活空间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我们的心境。
干净的环境,换来的不只是居住的舒适,更多是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塞满东西,杂乱无序的房子,就像一片混沌之地,处于其中也感觉自己变得混乱起来,塞得满满的房子,有哪些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有哪些是杂物呢?
如果不去分辨清理,饱和的空间会让我们难以再添新东西,也让无用的杂物堆积,浪费空间。
图片
就像生活空间不常清理打扫会塞满杂物、沾染灰尘一般,有限的心理空间不常清理整合,占据心理空间的事情太多的话,最终会发现自己囿于琐事中,却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无论做什么也都只会感到空虚,心灵在不经意间便充满了情绪垃圾。
此外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遇到不称心的,我们难免会沮丧难过。
这些情绪累积在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没往内看,没往心里走的话,心上覆着的阴翳会越积越多,带着阴暗的心去观生活,生活也会晦暗无光。
那么,该如何去整理呢?
就像前文所述,清扫生活空间的垃圾时,也是清理内心的冗杂。
日剧《我的房子空无一物》,以“扔东西变态”的女主人公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随着杂物堆积、非常拥挤和混乱的家一点点变得整洁干净的过程中,女主一家人的心理变化。
整理的是物理空间,但是心理空间在整理的过程中得到调节和梳理。
当然,我们不必做到像女主那么极致,但我们可以学习女主一家的精神,留下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在舍弃和留下的权衡中,我们也清楚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能集中精力去追求,获得更多的内心满足感。
图片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负面情绪,我们又该如何去整理呢?
其实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开心的事、悲伤的事,总是一半一半,所以我们会开心、会难过、会笑会哭。能感受到多样的情绪的人,其实才是健康的。
而那些说自己只会开心,从不伤心沮丧的人,其实是在无意识中压抑住了,也恰是这样的人,心理空间会堆满情绪垃圾,因为那些负面情绪都被他们扔进来了。
要想把它们清出去,最好的办法是去感受它。
在意识层面去感受,给予它所需要的注意力,将会发现这种情绪消失之快。
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重压、愤怒或沮丧之中时,可以先停下手中的事情,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分钟里,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之中,要让自己在这一分钟内完全感受这种负面情绪,就像被它吞噬了一样。
不要欺骗自己,只需要我们花费一分钟,不做其他事,完全感受这种负面情绪。
一分钟结束后,试问自己:“我是否愿意在剩下的一整天保持这种负面情绪?”
如果你感觉你需要将这种负面情绪再维持一会儿,那也没问题。再让自己完全沉浸一分钟。
当你感觉受够了这种情绪,试问自己是否愿意在剩下的一整天内保持负面状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深呼吸。在你呼气时,通过呼吸释放你所有的负面情绪。
控制好我们需要完全沉浸于负面情绪的时间,在我们感觉已经够了的时候,放松下来,也就是彻底放开它,让它不再占据我们的心理空间。
END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