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三兄弟:“群狼环伺”下,还能同框欢笑吗?|商战2024

在新晋新势力小米汽车问界汽车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当我们聊起老牌新势力,哪怕不熟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也能脱口而出“蔚小理”。在百PPT齐放之后,大浪淘沙出来的“御三家”就是如今的三大老牌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
2023年成绩单交出,理想笑到最后,成为第一家盈利的新势力,小鹏、蔚来还在苦苦努力摆脱亏损。
进入2024,大家又要共同面对新的挑战。小米下场,流量之王带给“蔚小理”们巨大的压力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华系车大军扩大为鸿蒙智行的界字大军,一季度已经把新势力销冠的宝座从理想手中夺了过来。
从曾经的“苦逼三兄弟”到各有发展,如今又要再次对抗“华米”,“蔚小理”会怎么做?撇开外部的压力,从他们自身来说,虽然表面上掌门人一团和气,但内里依然暗流涌动,暗战不断。
2023年结束,三个“苦逼”只剩两个
把这三家放到一起说的,是一张曾在汽车圈与投资圈疯传的照片。那是2020年6月6日,李斌的手分别搭在李想和何小鹏的肩头,好似兄弟一样微笑着坐在一起,还戏谑为“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图片
那时的“三兄弟”,已经走出了外界对于PPT造车的“戏谑”,并有了遍及各大城市的销售网,旗下车企的新车也开始被大家所认知。但共同的难题,就是“思变”。如何应对风头无两的特斯拉?如何实现盈利?
在求变的道路上,大家有共同的追求,也有竞争。在终端市场,蔚小理的销售们,拿着对方车型作为竞品的各类营销话术,远远没有掌舵人坐在一起时的那么和谐。
在2023年结束之时,大家为这份思变,交出了不同的答卷。也为第一期的明争暗斗,奉上了战果。从“蔚小理”各家的年报数据来看,似乎已经“胜负已分”。胜者:理想;失意者:小鹏、蔚来。
理想的领先,几乎是全面性地压制。首先是销量成绩,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82.2%,达到37.6万辆。
另外两位失意者销量加起来都未能赶上理想一家。同期,蔚来汽车共交付16万辆,同比增长30.7%,未能达到蔚来CEO李斌设定的24.5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仅完成65.3%。小鹏汽车在2023年整体交付为14.2万辆,同比增长17%。
销量成绩的高低差异,或许还可以用车型种类不同来解释,但赚不赚钱才更重要。
理想汽车2023年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在营收规模上“遥遥领先”。蔚来汽车2023年营收556.2亿元,同样创新高,同比增长12.9%。小鹏汽车2023年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
盈利能力方面,理想汽车一枝独秀,全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之下,蔚来汽车虽然营收创新高,但全年净亏损仍达到207.2亿元。小鹏汽车同样面临亏损问题,全年净亏损为103.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3.6%。
没有了共同的目标,三人也已不再亲如“异性兄弟”,只剩下了“苦逼”二人组。
微博上,李想依然指点江山,好不意气风发。另一边,依然“苦逼”的李斌开启了直播宣传续航,何小鹏“乱入”连线;两人还在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再次“勾肩搭背”,拍起了时髦的Vlog。
2024年的重逢
当大家刚交完2023年年报成绩,新的挑战在2024年一季度登场。
时隔多年,让李想、李斌、何小鹏再次同框,只因“那个男人”的出现,他就是雷军。
图片
在小米汽车首款新车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雷军站在台上谨慎又带着激情,“蔚小理”的掌门人们“穿一身帅气西装”微笑中带着些许沉默,在嘉宾席的第一排就坐。
当雷军说到小米SU7卖点及价格时,导播还有意地不断切到“蔚小理”三位掌门人。镜头语言似乎在问,“Are you ok?”还在卖小鹏P7的何小鹏、蔚来ET5的李斌,肯定不会很OK。小米SU7上市之后持续不断地热度,让曾经在微博上风光无限的理想,也不想说OK。
挑战蔚小理的只有小米SU7吗?当然不是,在2024年的前几个月,蔚小理各有各的烦恼。
理想的烦恼,源自于那场MEGA上市之后的网络风波。高定价与网络舆情,让热情公布销量的理想,一反常态,不再公布MEGA这款纯电MPV车型的销量喜报。曾经风头无两的“微博之王”李想,如今在微博已成为“潜水员”。
伴随着MEGA的风波最终浮出水面,也可以看到,“蔚小理”掌门人明面上可以和和气气,底下该打还得打。
4月23日,有报道显示,河北警方介入调查理想汽车MEGA遭水军恶意攻击事件。在MEGA上市期间,涉嫌参与打压的汽车公司有三至四家,衡水警方展开多人次询问,小鹏汽车一名中层员工正在配合调查。小鹏汽车表示,河北警方近期在开展打击网络水军的行动,小鹏汽车也在积极配合警方对于供应商的调查。
当然,MEGA所受到的水军攻击是否有“蔚小”的参与,未有定论。遭受怀疑也很正常,因为小鹏同样也在卖纯电SUV车型X9,2024年前4个月小鹏X9销量近1万辆,成为小鹏的新增长点。毕竟江湖中还有一句话,“看不得兄弟受苦,更看不得兄弟开路虎”。
遭遇了至暗时刻的理想汽车,第一季度成绩不再像2023年的年终成绩那么风光。
5月20日,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一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80400辆,同比增长 52.9%。营收256亿元,上年同期营收187.9亿元,同比上涨36.4%。理想汽车归母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滑36.26%,环比大跌近90%。如果去除这一阶段所获得的利息及投资收益等,理想汽车一季度实际经营亏损5.84亿元。
这是理想汽车在时隔三个季度,再度出现经营亏损。今年前3月,理想汽车经营利润率为-2.3%,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7.3%。
与理想在增程式SUV市场贴身肉搏的问界销量达到了8.5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35.33%,并成功超越理想成为2024年一季度销冠。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总营收为65.5亿元,同比增长62.3% ,环比下滑49.8%。净亏损13.7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23.4亿元,上一季度净亏损13.5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4.1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上一季度净亏损17.7亿元。
有趣的是,对于理想汽车来说,2024年一季度是一次“滑铁卢”,而对小鹏汽车来说,一季度更像是“斯大林格勒”,因为小鹏汽车在一季度完成了毛利率的显著提升。
截至发稿,蔚来汽车尚未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从蔚来一季度的销量来看,成绩预计也与小鹏汽车相似。2024年一季度,蔚来汽车交付约3万辆,同比下滑3.2%。
整装待发与“群狼环伺”
如今,“蔚小理”们作为老牌劲旅,依然还有着很多机会。
在2023年,小鹏收到了全球汽车巨头大众集团的合作邀约。同时,小鹏汽车还引入了车圈传奇女将王凤英,逐步完成其渠道优化。
就在公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时,何小鹏表示,通过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小鹏汽车率先实现了自研智能化技术的输出赋能,小鹏汽车行业领先的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更好的财务回报。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小鹏汽车不仅可以通过卖车赚钱,还能以“技术输出”的方式来赚钱。
蔚来汽车,获得了“中东土豪”的青睐,收到了阿布扎比主权基金22亿美元投资。更重要的是,蔚来还扩大了自己的换电朋友圈,长安吉利奇瑞江淮等大厂纷纷与蔚来达成在换电领域的合作,让蔚来这项“叫好不叫座”的长期投入,有了更多变现可能。
同时,蔚来与小鹏两位还在“苦逼”中的难兄难弟,都将在近期推出自家更亲民的子品牌。蔚来的子品牌乐道,已经为市场带来了21.99万元的乐道L60。
对于蔚来与小鹏来说,与其坚守高端定位来维持品牌“故事”,不如先保证销量来得实际。毕竟,只有销量规模,才有真正的好成绩。
同样的,理想也奔着更亲民的市场发力。4月16日登场的理想L6有着更低的入门价,如今已有约3.5万辆的订单量。显然,亲民市场这一动作很有效。
巧合的是,大家都要去更亲民的市场,意味着“蔚小理”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以前还能蔚来玩高端、玩换电,小鹏玩智能,理想玩增程SUV的家庭场景。以后,大家就要面对面的白刃战了。
在2024年一季度,“蔚小理”又回到了近似的起点,大家又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么?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蔚小理”需要面对共同的“敌人”。
图片
冲击亲民车型,要面对强劲的比亚迪及一众老牌车企的新能源车型。
走向更高端,华为的一系列“界”字辈品牌正在前面等着,在高端市场比拼号召力。面对华为,“蔚小理”也不敢说心里有底,毕竟在2024年一季度,华为“嫡子”问界销量达8.5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35.33%,成功超越理想成为一季度销冠,这就是“华系车”带来的压迫感。
而“蔚小理”擅长的智能化、互联网模式,还要应对出道即巅峰的新贵小米。首款新车首月销量破7000辆,在实现产能提升的情况下,今年的交付目标是10万辆,这就是小米的流量密码。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蔚小理”如今早已貌合神离,但在江湖上,三家依然会是牌桌上的种子选手。当新一轮的求变到来之时,“蔚小理”能否同框欢笑,就要看接下来大家的市场表现了。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