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7分!这韩剧口碑遇冷,连入行32年的国民影帝都救不回来!

“你的大叔”,来迪士尼了。
入行32年,影帝拿到手软。
还是头一回“下凡”电视剧 
逆贫大叔
삼식이 삼촌
图片
Disney+出品。
故事发生在1959-1960年代。
Sir先来科普下这段时间重要的原因。
朴正熙发动政变(1961年)前夕,韩国第二共和国到第三共和国时期。
韩国经济上的“汉江奇迹”启蒙时期,让韩国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甚至之后成为发达国家。
跟宋康昊搭档的是卞约汉(《兹山鱼谱》《未生》《阳光先生》)。
图片
李奎炯(《机智的监狱生活》《秘密森林》)。
图片
《逆贫大叔》从目前播出的前七集(共16集)来说,其实让人有些失望:
画面精美(电影质感)、演技炸裂(实力派演员飙戏),但节奏缓慢(想要快进)、人物众多(有点记不住脸)、多时间线叙事(跳来跳去的回忆)。
但为了宋康昊,怎么说也得多追两集。
01
这原本是一个韩国经济逆袭的爽剧故事,却被拍得如此平淡。
目前播出进度超过三分之一,还停留在人物之间的斗争之中。
(本文仅针对前5集进行评论)
究其原因,首先剧本有很大的问题。
剧本极力想发挥出主要人物在各方各面的作用,反而导致剧情推进缓慢,甚至陷入了混乱。
先来看看故事。
1959年,从美国回来的经济学专家金产(卞约汉 饰)花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份“第一个五年计划”(划重点,等会还要考)。
图片
图片
但并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
此时的总统为了能继续连任,假意搞出一场选举,公务员们都忙着竞选,没人关心经济。
想要让祖国振兴起来的金产之后又去老师朱仁太的演讲会上进行慷慨激昂的发言。
他在留学最羡慕的不是美国有战斗机或是航空母舰。
而是披萨,每天闻着烤披萨的香味辗转难眠。
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
他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成为每天三餐都温饱的国家。
图片
这段披萨的故事,成功吸引了三食(宋康昊 饰)的注意。
图片
为什么呢?
因为三食的梦想就是打造一个人人都能吃到一日三餐的韩国社会。
图片
Sir看介绍原本以为是《深夜食堂》的那种美食治愈番,我的锅都准备好了,准备有样学样。
结果他们准备的食材却是一篮难以下咽的主旋律大菜,这比《阳光先生》里的鸡汤还寡淡。
咱们接着说,这番演讲可把三食听得激情澎湃,于是三食决定各种诱导金产入民主党,承诺帮他实现手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把他送上总统的位置。
What?怎么就直接送总统了,韩国当总统原来这么容易。
先来说说怎么诱导?
食物攻击。
送米、点心、鱼肉。
图片
图片
后来为了方便沟通偷情还直接送了电话。
在当时还没从战争中缓过劲儿来的韩国百姓连吃饱饭都困难,食物对他来说都是必需品的存在,这些食物能够让他和家人都过上不挨饿的日子。
民以食为天,谁有吃的谁就是天。
听出来了吧,宋康昊这个角色绝不简单。
表面上他是四一开发的社长朴斗七,他加入的青优会集结了韩国排行前20%的企业家,他们正在想方设法拉投资,建立工业园。
图片
同时三食还是自由党议员姜成民(李奎炯 饰)的手下,他要帮上司处理安耀燮社长儿子被杀的事宜。
图片
军事方面,他还能跟军需司令部的少将张头植进行谈判,解决东大门派和西大门派之间的问题。
图片
可以看出,三食是一个多面人,游刃有余地混迹在政治家、企业家、军事家之间。
编剧花了许多笔墨来塑造三食多面性的形象,也花了很多篇幅去讲围绕在三食身边的每一件事,但是这些事件太多很容易会让观众混淆。
这也是整部剧开头最大的问题,这些以三食为中心展开故事,涉及政军商三界,因为事情太多而有些分散,难以分清主次,不知道三食的主线任务到底是什么,而让人迷惑。
甚至,不管它想讲述哪方面的故事都略显平庸。
政治方面,总统竞选一般都会有幕僚提供竞选对策,像电影《王者制造》一样有个诡计多端的“选举鬼才”为议员竞选出谋划策,碰撞出选举中各种对决的刀光剑影。
图片
但剧里并没有花太多笔墨刻画党派之争,斗争的过程也有些混乱,并没有展现出自由党、民主党、革新党在竞选中代表人物的优势特征,选举对策也没什么看点。
导致党派之争的剧情颇为平淡。
经济方面,青优会主导的工业园计划缺乏外资,遇到了推进困难,也只是展现了困难本身,没有展现出经济发展对国民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就像剧在开头强调三食想要让每个人都吃饱饭,那么他这么执着于让人们吃饱饭的原因是什么,剧里到现在都没有揭露。
军事方面,如果你期待像《南山的部长们》《首尔之春》那样肾上腺素飙升的激烈对决,那不好意思,目前完全没有。
贯穿全剧的第二条时间线是发生在1960年,那时金产和三食被少将张头植抓去审问了,但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也没有揭晓。
这就好像是设计了一套人物的闯关游戏,主人公为什么要穿这个难关,玩家也不知道,只是把它当做是闯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这就让这些任务显得特别单薄。
以至于观众要么因为节奏太慢劝退,要么因为叙事混乱,一头雾水很难看下去。
另外一方面,剧里的人物在做出关键性转折行为时,并没有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导致行动逻辑也有问题。
就拿核心人物三食来说,他在姜成民的父亲手下做事,他父亲就以让他这辈子都能吃上红豆面包为条件,让16岁的三食去杀人。
图片
中间他内心是如何挣扎也没展现出来,给个面包就毫不迟疑地去杀人,这样的动机实在有些牵强。
另一个关键人物姜成民,年少时因为母亲自杀,父亲对他非打即骂,让他心理很憋屈。
但剧里给出他杀父的动机是,看了一本历史书,君王的儿子要么杀父变成王,要么成为父亲的一条狗。
要知道韩国有浓厚的儒家思想氛围,因此对父尊敬的意识也是深入人心,因为看了历史书和父亲起争执而想杀父,这样的转折实在有些生硬。
图片
金产的未婚妻更像是为了吸引女性观众而加入的角色,只起到一个造型作用。对剧情推动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作为男主的未婚妻,对感情刻画也很单薄。
图片
目前剧情牵扯出的人物众多,但除了三位主角,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少,很难让观众从他们身上提取出关键特征从而记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脸识别障碍。
这其实导演的太贪心的结果,想要用三食串联起军政商三界的故事,以至于他没讲清楚故事主线,让主人公东忙一些,西忙一些。
也没有为主角人设设计好细节铺垫和强有力的逻辑支撑,人物形象并不鲜活,其他普通角色也变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没办法持续吸引观众看下去。
02
韩国很喜欢历史改编题材,电影《南山的部长们》《首尔之春》票房大卖,最近的电视剧也有像《搜查班长1958》,首播就能收获10%的超高收视率。
图片
《逆贫大叔》尽管演员的表演都很不错,但韩网评价一般,播出数据也平平。
除了剧集本身存在的问题,了解真实历史之后,就会发现这部剧其实是在避重就轻,规避了观众真正关心的部分。
先来讲讲真实的历史背景。
1959年,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的韩国已经大出血,韩国本身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矿产丰富的地区都在朝鲜,南边只能靠农业发展。
据韩联社报道,195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GNI)仅为65美元,甚至落后于非洲最穷的国家加纳和加蓬。
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老百姓饥不果腹是常态。
但剧里是怎么展现这一面的呢?
金产的贫困体现在家里米缸见底,路过摊位没钱买点心给侄女,除此之外百姓都过着怎么样贫困生活,也看不到。
图片
环境布景精致得仿佛在粉饰太平。
主角们谈话的空间装修尽显怀旧气氛,木制的房子,汉字拉幅,墙面上贴了许多电影海报,说是现在首尔哪个咖啡店和面包店我都信。
图片
图片
在那个年代吃饭都困难,还有多少人能去影院看戏呢?
就更别说走在路上几乎都是西装革履的人。
图片
这种年代剧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想要看呢?
那不仅是因为它会让人怀念或感叹过去时代的不易,也会让人好奇它与当下产生的联系。
了解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现象,就是财阀对竞选的控制是从政变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看这部剧之前Sir也对此有期待,财阀会如何介入竞选,逐步实现对政权的掌控。
首先要揭开一个疑惑,在如此贫困的韩国,财阀的钱是怎么来的?
倒卖美军部队过期的物资,例如过期的罐头、磨损的轮胎、车辆等等,以十倍价格卖出,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图片
有了钱之后就能贿赂政坛上的人,混一个国家议员,甚至还能做上总统。
剧里内务部部长崔敏奎承诺姜成民在他之后,能成为下一届总统候选人,原因是他有钱有背景。
图片
剧里财阀是如何渗入总统竞选?
财阀会花一些钱用于竞选投资。
具体怎么操作呢?
找百姓当街游行,抗议总统不参加下一任竞选,还让自己来个“谢邀”。
图片
当然,这不是长久之计,虚拟制造的民心,并不能让民众都给他投票。
从金产他们被抓的自白中可以得知,他们后来通过选举投票箱进行舞弊,以此来让总统连任成功。
在真实的历史中,总统李承晚第四次连任后,因为投票箱造假事件被揭发,造成大量百姓上街游行抗议,他却用武力镇压,最终被民众轰下台。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韩国多次的政党变换,都将它变成了现实。
这样的故事,韩国历史上发生太多次,我们已经见怪不怪。
它呈现了一个历史荒唐事件,但这个现象背后揭示的原因是什么?
这也是人们更关心的问题,财阀渗入政权后不断壮大,至今都摆脱不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也就没办法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产生联系。
这些观众真正关心的,能与我们当下生活产生联系的事情,它并没有深入。
反而聚焦于在了政坛选举的斗争,强行推动一个经济学专家去做总统。
《逆贫大叔》在普通观众视角看来就缺乏了民众代入其中的共感力,但它又放在了国际平台Disney+上,不了解韩国历史的人就更难看下去了。
去年的电影票房冠军《首尔之春》讲的是全斗焕夺取政权20小时内发生的事件,凭借紧张快速的节奏,不仅获得高票房也得到了好的口碑。
图片
片中全斗焕发动政变那天,戒严的军队排列在街道上,惹来群众不满,原样搬上了电影里。
图片
韩网一位观众评价:“每天新闻报道的戒严部队站在路上的阴郁气味和12月12日的紧张时段,仍然像父亲嘶哑的酒味一样印在我的记忆中。”
《首尔之春》不只是聚焦在高层的斗争,也有关照到普通民众恐惧的感受。
这不仅体现了政党斗争的激烈,也反映了民众对政权变换的迷茫与无力。
虽然用电影来对比电视剧的要求有些过分,但是这导演这演员阵容不用电影质量要求也有些浪费了演员们的卖力演出。
从《辩护人》《南山的部长们》到《首尔之春》,以政治斗争揭露上层的黑暗、人性的底线,这些影片都没有因为题材优势而放弃对剧本的打磨,也没有为了达到更大众的层面而牺牲电影的艺术性,反而很多情境下都强调了与大众的连接。
《首尔之春》里有好几处强烈灯光照射的场景,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心理压迫感。
图片
图片
导演说,现在除了影院之外,流媒体上有太多诱惑,他希望能在黑暗的影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即便他知道观众看过一遍后,大部分人不会在半年后再看一次,电影作为一次性的娱乐消耗品,他能做的就是在最大限度的时间内让观众得到澎湃的感受。
李泰信与全斗光最后决斗的场面是虚构的,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场景?
并不只是为了正邪对立,更重要的是这是当代人坚守正义的理想化身,因为它的稀缺性,让观众更能对其投入感情。
图片
从而实现过去人物与现代观众的连接。
03
《逆贫大叔》走到现在这一步,与当下急于求成的生态环境也脱不开关系。
迪士尼去年的诸多影片都血亏得厉害,娱乐媒体Deadline公布的2023年好莱坞电影亏损前五名,其中迪士尼就占了四个。
亏损2.37亿美元的《惊奇队长2》,亏损1.43亿美元的《夺宝奇兵5》,亏损1.31亿美元的动画电影《星愿》,亏损1.17亿美元的《幽灵鬼屋》。
为了拯救财政危机,他们不得不拿出更有竞争力的存货。
去年Disney+投资的韩剧《超异能族》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关注度,挽救了原本要撤出韩国市场的Disney。
图片
《逆贫大叔》也是迪士尼能拿出的有力武器,对打的还是网飞的《第8个秀》,堪称《鱿鱼游戏2.0》。
图片
《逆贫大叔》采取的是阵容和题材的打法,主旋律+宋康昊。
恐怖片《破墓》在最后也变成了主旋律抗日片,在韩国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因此票房大卖。
宋康昊毫无疑问贡献的是演技盛宴,但现在不是所有演技都能转换成流量。
韩国观众的审美还停留在疯狂的演技+狗血剧情才能出圈。
前段时间完结的《眼泪女王》大结局收视率飙到了tVN历代收视第一。
一方面观众赞叹金秀贤和金智媛的颜值和演技,另一方面也在骂编剧写的狗血剧情。
在两者的作用下,观众也为这部剧贡献了超高的讨论度和收视率。
这样的待遇是不是也很熟悉。
国内前段时间的《猎冰》,缉毒题材+张颂文,却因为姚安娜的“吃鸡式”演技,bug不断的剧情,而被众人吐槽,创造各种热梗出圈。
图片
《逆贫大叔》想要模仿热播剧的套路,却没把心思花在如何把丰富的历史素材发挥出来。
收割流量又如何,百想艺术节除了人气奖,一个作品奖都没给《眼泪女王》,因为在评论家眼里这剧本实在太老套了。
剧集的问题从导演之前的作品也能看出来。导演申渊植经验并不是很丰富,之前都是做编剧比较多。
导演之前跟宋康昊合作了两次,电影《一胜》,编剧的《蜘蛛网》豆瓣也只6点多,韩国国内的票房也扑得厉害。
图片
即便如此,宋康昊仍然愿意下凡拍剧与年轻演员对戏,接受导演的剧本,与他一直以来的选片标准也有关。
宋康昊作为韩国七八十年代小人物角色的代表,参与主演的《杀人回忆》《辩护人》《掮客》等都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的效应。
这次《逆贫大叔》同样是小人物出身,时间也放到了很少被讲述的时代,更重要的,这是他经历过的日子。
剧里展现的真实历史是宋康昊出演的原因,他说:“故事发生在60年代初,我出生于 60 年代。它设定在韩国最困难的时期,很难才能吃一顿饭,真的很绝望。”
《逆贫大叔》原本能通过剧集的时长优势补充过去时代更多丰富的细节、更广阔的人物群像,但如今这些细节和人物都无法贴近人心。
因此即便是被“敢拍”吸引来的中国观众,内心泛不起丝毫波动。
“敢拍”并不是韩国用来吸引国内观众的噱头,只是我们对比自身环境发出的羡慕声音。
《逆贫大叔》没有揭露出当时人民贫困的现状,得到观众的共鸣,也没想清楚拍一个历史剧对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只是薅着实力派演员的羊毛做着流水线拼贴加工的工作。(欢迎评论区提名对号入座)
而今,许多导演追求有热度的题材,用上号召力强的演员,以求得到更高的流量,却忽略了对身边现实生活的构建。
原来引领电影时代风向的演员,如今只能为烧饼镶金边,可想而知韩国中青代导演断层的处境。
图片
如今整个韩国的近代史都拍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是压箱底没拿出来的?
想要通过套路迅速获得成功,而不去开发自己原创力、独特的风格,就算用上了忠武路的演员们,也可能只是白忙活一场。
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坂元家的小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