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智慧监管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4日讯 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水、大气、固体废物等各系统数据实时抓取、一体呈现,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一目了然。与此同时,屏幕一侧的监测报警汇总情况也在实时更新,自动上报不同点位的烟尘、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等指标异常情况,提示工作人员尽快核实操作。
青岛西海岸新区面积大、海岸线长,各类生态保护区分布广,同时也是全市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区域,生态环境监管面临重大挑战。
图片
“我们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创新综合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生态环境执法智慧监管指挥平台,形成‘数据收集—智能分析—精准溯源—问题推送—定点执法—整改闭环’的执法监管新模式。”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向东介绍。
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通多项业务信息通道,唤醒“沉睡”信息资源,推动“先进算法智能分析”代替“手工查找逐项计算”,实现系统集成、功能倍增。
“比如,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源等监测数据,构建不同种类分析模型,运用云计算技术使各业务数据发挥最大功效,综合展示形式更加鲜活直观。”在大屏幕前,田向东向记者介绍道,生态环境执法智慧监管指挥平台24小时在线运行,以污染物排放监控为重点,引入风向、空域和上下游截面数据,叠加重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排放情况,实现区域环境状况不间断综合研判。
依托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变得更精准、更高效。针对原来“蹲点守候”“撒网式检查”等现场执法受人员、时间、天气等各方面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向“大数据监控”为主要抓手的非现场监管模式转变,既提高了执法效能,又大幅减少了执法监管“盲区”。
“针对过去‘接到任务—现场摸排—建立台账—分析成因—解决问题’执法流程时间长、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创新建立水环境质量遥感监测、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裸地扬尘遥感监管等多个应用场景。在执行任务时,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直接调用相应的环境模块,依托集成的基础数据开展问题溯源分析,形成初步分析报告,然后由执法人员带着线索到现场复核,让工作效率提升了数十倍。”田向东介绍。
闪电新闻记者 郭美君  通讯员 谭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