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活动联动川中四城 四川资阳从“等风来”到“追风去”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一年前,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提出“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培育成渝地区新兴增长极,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年来,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川中四市,分别围绕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和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等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特色发展。
5月22日至23日,“‘双圈’牵引·川中看变”四城联动宣传活动率先在资阳市拉开帷幕。封面新闻记者跟随采访团一行,先后前往资阳临空经济区、资阳高新区、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等地,走进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一线等,感受当地从“等风来”到“追风去”的时代发展脉搏。
关键词 交通
联动成渝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
如果要感受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交通无疑将排在前列。
作为四川唯一直接连接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枢纽城市,资阳被誉为“成渝之心、巴蜀门户”。目前,当地已实现“县县三高速”,公路密度全省排名第5位、成都都市圈排名第1位。而随着成宜高铁于去年年底开通运营,资阳迈入“双高铁时代”。
图片
资阳市交通规划图。
图片
轨道交通资阳线临空经济区站内部。
这是当地交通发展变化的一部分。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采访团一行来到轨道交通资阳线临空经济区站,这是成都进入资阳后的第一个站点。“该车站网架钢结构长135米,整体造型为飞机机翼,寓意借“机”起飞,横向断面为多曲球形,屋面板为鱼鳞状铝板,系国内首创。”轨道交通资阳线指挥部总工程师蒋枭介绍道。
据了解,轨道交通资阳线是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西起福田站、途经资阳临空站、东至资阳北站,同时连接18号线和19号线,可以实现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资阳北站火车站之间的快速通达,线路全长约38.7公里,共设置车站7座,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与资阳市交通运能,为沿线居民绿色出行创造便利,带动成都与资阳同城化互融发展。
另一边,在资阳市乐至县,成渝中线高铁和成达万高铁在此交汇设站。前者让当地20分钟直达成都,到重庆只要30分钟。后者则是打开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成达万高铁乐至车站特大桥项目施工现场,数百根施工完成后的桩基,如雨后春笋般延伸至远方。据悉,该项目位于乐至县南塔街道龙口村,也是时速为350公里的成达万高铁和成渝中线高铁的交汇处。该特大桥全长4581.73米,目前已完成桩基892根,承台74个,墩台47.5个。
轨道交通资阳线和成达万高铁的加快建设是资阳交通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当地正以交通建设大会战为统揽,持续用力“外联”通道完善、“内畅”路网补短,“8高11轨16快”综合交通网络正加快构建,联动外界特别是成渝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
关键词 产业
从“火车头”到“一颗牙”
十多天前,中国首次出口非洲塞拉利昂的世界最大功率窄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在当地成功上线运营,将服务于全球最大的单体磁铁矿地——塞拉利昂新唐克里里铁矿,进一步提升当地矿石运输效率和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而该批机车就是由位于资阳市的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资阳公司”)根据非洲窄轨铁路量身打造。
这是一家因“三线”建设与资阳结缘的企业,也让当地拥有过“十里车城”的美誉。走进中车资阳公司总装车间,一列列内燃机车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一辆蓝红相间的内燃机车旁,中车资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出口到刚果(金)的窄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值得一提的是,该批机车是我国窄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出口领域,首批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全国产化、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图片
出口刚果(金)的机车。
舒适的皮质座椅、金属扶手、木质桌板,还有巨大的观光窗……不远处,另一条轨道上还停放着一辆能爬山的“齿轨列车”。据悉,该车为国内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制式车辆,未来将用于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的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成为国内山地轨道交通及观光旅游的重要交通工具。
图片
齿轨列车内部。
图片
齿轨列车外部。
除了“大吨位”的火车头,资阳还将产业目光聚焦到“一颗牙”。
在资阳高新区的中国牙谷科创园内,琳琅满目的“资阳造”口腔装备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据悉,从2016年起,围绕“培育创造口腔民族品牌”目标,资阳全力推进“一园一校一馆一镇”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产学研销医养”全链口腔基地,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目前,已有卡瓦集团、爱齐科技、博恩登特等115户国内外知名企业落地,49户企业的264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2023年,中国牙谷年产值达34亿元。
图片
琳琅满目的“资阳造”口腔装备产品。
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落户中国牙谷的企业之一。“以前购买原材料是从全国各地邮寄或者物流,可能需要3到4天时间,现在牙谷集中采购,上午下单,下班之前就能收到。”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坦言,中国牙谷上中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让企业在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
据了解,资阳正加快构建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医疗器械产业已纳入全省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试点,口腔装备器械产业集群获评全省17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关键词 特色
蚕桑新“丝”路,安岳石窟“聚首”
资阳下辖的乐至县是“中国桑都”,在当地的僵蚕产业园内,正走出不一样的“丝”路。车行过连片的桑园,这个季节,翠绿的桑叶正挂满枝头。旁边的蚕房里,蚕宝宝们正大快朵颐。
图片
乐至僵蚕产业园。
“这里的蚕不会用作结茧缫丝,而是通过植入白僵菌后,形成白僵蚕入药。”乐至县蚕桑局副局长罗红琼向记者介绍说,白僵蚕也叫僵蚕、僵虫、天虫等,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痛、息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药用价值高。
2016年12月,四川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乐至县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规范化规模化僵蚕养殖生产基地。
“目前白僵蚕在国内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现在国内一年对白僵蚕的需求是1万吨,而市场能供应的合格产品仅两三千吨,缺口比较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到,按照去年的市场收购价,僵蚕每公斤收购价格在200元左右,每张蚕的产量大概有18公斤,一张蚕的收益大概在3600元左右,这是传统丝蚕养殖远不能比的,“2023年,我们的白僵蚕年产量达到了400多吨,产值在8000多万元。”
与乐至县接壤的安岳县,以柠檬和石刻而闻名,采访团最后一站便来到了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图片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据了解,该项目是一个集石窟数字保存、展示、利用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安岳“古、多、精、美”的石窟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观摩体验。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约1700亩,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安岳石窟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数字展示中心(含8K3D球幕影院、沉浸式电影空间、数字化体验馆)、文化交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一期项目计划今年10月开放,预计年接待能力达120万人次,并有望带动3000余人就业。”据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沉浸感强、清晰度高、体验感佳的影片,让分散的安岳石窟“聚首”,以全新的三维技术让游客欣赏安岳石窟精美造像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将安岳石窟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史,通过前、左、右、地面连续画面设计来呈现,打破普通电影画面边界,创造全新时空体验,给观影者带来超前视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