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砌筑工王小啟:当好铁路“房屋管家” 做好金牌安全服务

编者按:
在海南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最美海铁人”,他们为海南铁路事业倾力奉献,用双手和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之歌。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讲好“海铁故事”。海南铁路公司推出2024年度“最美海铁人”候选人系列专题报道,展示“最美海铁人”风采,树立劳动者榜样,凝聚干部职工合力,推动海南铁路高质量发展。
“今晚我们测量的是曲线站台,测量的限界值别忘记算上加宽量。”
“要注意核对限界值和上次检测是否变化,变化点周围要加密检测,不能有一毫米侵限。”
5月20日凌晨,当海南环岛高铁结束一天的运行,一群身影出现在三亚凤凰机场高铁站。他们是海南铁路海口房建公寓段的工作人员,在工长王小啟的带领下开始了铁路房建设备检修。他们时而俯身测量限界,仔细记录核对着测量数据,时而探起身子贴近站台,细致检查站台帽石情况。一晚上百余次的重复蹲起和上万步的走动,汗水很快湿透了他们的衣裳。
图片
王小啟在大学期间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脱下戎装退伍完成学业后,他在2021年穿上铁路系统蓝色工装,又成为了一名铁路“新兵”。
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铁路专业知识的他,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与设备为伍、和数据结对,主动向老同志“取经”、病害问题打印照片详细分析、闲暇时间不断复盘...王小啟将部队的严谨作风持续落实到工作当中,短短三年时间就从刚工作时的“小萌新”成长为了现在铁路房建病害“百科全书”。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三亚房建工区工长,指导着一个又一个新入路大学生完成“门外汉”的蜕变。
2022年,王小啟主动申请参加三亚至乐东旅游铁路改造提前介入,负责“三乐线”9个车站的房建设备检查和验收工作。“三乐线是一条新建的旅游线路,新线的开通将给旅客带来更多便利。虽然前期工作困难比较多,但我们都一一克服并收获了更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这个95后小伙肩负着10座车站、一座动车所和46座“四电”房屋共计4万多平方米房建设备巡检维护的重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铁路“房屋管家”。
“善于思考、主动麻利,能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分析铁路房建设备病害原因,实施精准整治。”这是上级领导和工区同事们对王小啟的一致评价。
担任工长以来,王小啟继续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一切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带着工区的职工一米不落、一处不漏地巡查检修设备、消除缺陷隐患,对房建设备进行精调细整。对铁路房建设备管养中常见问题和病害编制成册,查阅专业书籍寻求解决方案。随身带着的笔记本被他写满翻烂,却是他最“破烂”的宝贝!
“我们的维管范围非常广,大要关注站台是否侵限、干挂石材是否松脱,小要看厕所是否堵塞、水龙头是否漏水,上到站台雨棚、站房屋面,下到地下通道、污水管道,这些都要管。单纯在三亚站巡检一圈就得2个多小时。” 王小啟打趣地说。
结束了当天新线建设现场的检查后,王小啟再次带领工区职工爬进了距地面26米高的三亚站雨棚夹层里作业。三亚站整体设计犹如一只翱翔的海鸥,站房和站台雨棚皆呈如海浪涌动,曲线式设计让车站雨棚结构复杂且特殊,钢桁架顶部与底部高低差有2.5米,所有钢结构的检查只能通过夹层内交织错落的马道开展,这些高空走廊不到臂展的宽度,是铁路房建巡检人员在高空唯一的落脚点。
“走的时候小心脚下,巡检工具包要拿稳,绝对不能掉下去。”每次进入夹层前,王小啟都会逐一对大家的安全带进行检查,并交代注意事项。在王小啟的带领下,大家在夹层内穿梭、攀爬、翻越,一会儿半蹲着,检查附近的焊接点,一会儿拿出巡检锤,按压敲打周围的零件,一会儿拿出望远镜,细查远处的扣件和螺栓。一晚上工作下来,工作服早已湿透。
“三亚站最高26米,最多一天要爬5次站房屋面,会面临站房屋面炎热、高温的情况。关键时期一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走两三万步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但在安全问题面前,我们做得再多都不为过。”
“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广铁建设,我还得跟同事们一道,抓紧学习房建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努力为广大旅客做好服务,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出贡献。”
身披戎装,他保家卫国;换上工装,他守护万家灯火。工作以来,王小啟以军心铸匠心,扎根铁路守护安全。“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该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作风优良;作为一名铁路人,要在挑战中成长,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铁路的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
(海南铁路 刘晋延 图龙彬)
海南铁路有限公司动车组司机温其泉:开好火车头 当好排头兵
三亚站客运值班站长刘声远:用心用情服务旅客 打造“有温度”的三亚站
肖凯:当好“轨道医生” 护航三乐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