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蕉内、埃凯尔、竹之锦样品未达标

  中新经纬5月24日电 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对市面上的30批次抗菌纺织品进行了比较试验,蕉内、埃凯尔和竹之锦的样品发现问题。
  据“江苏省消保委”微信号披露,此次比较试验的采购渠道包括天猫、京东商城、唯品会,品类为抗菌贴身运动上衣、抗菌毛巾、抗菌袜子,品牌包括海澜之家、七匹狼、李宁、全棉时代、ubras、红豆、京东京造、金号、最生活等。每个品类各购买10批次,共30批次样品,均宣称具有抗菌性能。
  江苏省消保委介绍,本次比较试验依据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FZ/T 62015-2009《抗菌毛巾》及明示标准针对产品纤维成分及含量、耐湿摩擦色牢度、洗涤前抑菌率、50次水洗后抑菌率等项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仅对本次比较试验购买的样品负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比较试验30批次抗菌纺织品样品信息表 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经检测,此次30批次抗菌纺织品样品中有3批次样品发现问题。其中,“蕉内男士短筒袜五双装”“埃凯尔抗菌精英男袜礼盒”纤维含量实测值与明示不符;“竹之锦竹丽尔抑菌成人毛巾”经过50次水洗后,其大肠杆菌抑菌率结果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江苏省消保委指出,纤维含量是反映产品面临质地好坏的重要参数,它是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明示产品成分的最直接方式,是消费者选购抗菌纺织品的重要参考指标。纤维含量与明示值不符,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消费,而且还有欺骗消费者之嫌。虽然大部分情况下纤维含量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穿着,但产品原料成分的优劣,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关乎消费者能否明白消费和企业诚信的问题。纤维含量作为企业向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和明示担保,必须正确标注。
  在抗菌性能上面,经志愿者连续穿用或使用3天后,30款样品抑菌率结果均满足洗涤前抗菌效果评价要求,但30款样品均会散发不同程度的臭味或异味,这是为什么?
  江苏省消保委介绍,微生物繁殖迅速,而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媒介。人体皮肤表面微生物除了一些条件致病菌外,还存在一些“致臭菌”。这些“致臭菌”可能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却会产生强烈的异味,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适。
  经验证,大部分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样品,在志愿者使用3天后,依然会产生异味,其中致臭菌的滋生是一大影响因素。针对30批次穿用3天后的抗菌纺织品样品进行微生物分析发现,三种品类的样品中,均存在大量细菌,经验证其中共发现16种致臭菌。
  根据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建立相关检测标准,填补纺织品检测领域关于致臭菌检测方法的技术空白,规范除病原菌外,影响纺织品产品质量的产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体系。(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