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至少一次集中夜查!重庆市多部门联合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行动

5月24日,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市消防总队获悉,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按照全国整治工作统一部署,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场监管、公安、消防、住建、应急等多个部门将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行动。
图片
图片
5月23日晚,夜查行动小组在江北区南桥丽景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该小区人口密度大、公共区域狭小,电动自行车一直是小区管理面临的难题。在2019年5月,小区自发筹建了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充满电后会自动断电,有效避免了入户充电、充电过充等行为,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电池自燃,保证安全的同时,也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智能充电桩值得推广,但是在停车区域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混合停放,就挤占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空间,而且还没有足够的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场的联合检查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在场的街道负责人表示将马上整改落实,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分区停放。“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以后会配备两名网格员彻夜巡查,发现违规行为会立即制止并上报上级。”该负责人说道。
图片
夜查行动小组在天下城小区巡查时发现,有商户进行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并立即进行劝导和纠正。
“这种行为,看似方便,实际上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马上纠正。”联合检查人员对“飞线充电”的商户进行了批评教育。
“以前我们觉得只是偶尔充一点点电,应该没多大一回事。但是听了你们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以后不能图这个方便了。”商户一边收插线板,一边说道。
在天下城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联合检查人员还发现了从充电桩接插线板的“飞线充电”行为。
“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入户充电和充电过载现象,但是插线板如果遇到雨水,就会发生短路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制止。”联合检查人员针对这种行为,迅速作出专业的判断和处理。
图片
当晚全市共组织809个检查组开展夜查行动,现场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车辆3992辆,发现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48辆。
集中夜查重点检查以下5种违法违规行为:(一)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二)未落实防火分隔、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未实行车辆分组停放等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架空层,仍作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使用。(三)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四)自建房、“三合一”、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五)电动自行车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重庆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将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夜查行动,强化宣传警示和曝光力度,引导市民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对拒不履行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的单位及个人,将依法予以处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非法改装企业和个人。同时,也呼吁广大电动自行车驾驶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上游新闻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