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大变身!安徽省节约集约土地“点石成金”

大皖新闻讯 在社交软件搜索合肥旅游攻略,合柴1972文创园是被频频推荐的休闲打卡街区,是合肥的网红打卡点,但在2018年,这里还是合肥柴油机厂与城中村;而在芜湖镜湖区,承载百年历史的芜湖造船厂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型升级,也焕发出新的生机……5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跟随“节约集约看安徽,自然资源江淮行”媒体集中采访,前往多地了解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典型案例。
合柴文创园:优化单元布局 补齐民生短板
夜市、展会、文创产品、打卡地标……如今,位于包河区、蜀山区、经开区节点处的合柴文创园是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网红街区,是不少当地市民工作之余的放松好去处,也是游客来到合肥的一个旅游观光点,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片
而这里在2018年之前还是合肥柴油机厂区与部分城中村,片区布局散乱、功能不合理、权属碎片化、用地粗放,但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退不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跟不上,片区整体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随着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合柴园片区重新定位为文化旅游商业休闲片区。保留原有老厂房风貌,引入文创企业137家;通过优化单元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土地等要素资源;改善交通;配备小学、幼儿园、邻里中心等,补齐民生短板……该片区集合了六类用地,统一规划,逐步实施,逐步打造成集商业文创、博览展示、科创办公、生活居住、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创意综合片区,全年客流量在300万左右,2023年总产值实现3.5个亿。
老船厂1900:以人文情怀再现重工风骨
图片
用电锯改造成的单车,用板料折弯剪切机改造成的钢琴,还有能够远远看到的江边的老塔吊……这些充满新意又承载历史的老物件,是芜湖老造船厂地块新规划的人文情怀,位于芜湖市中心城区镜湖区的芜湖造船厂,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福记恒机器厂,有着100多年的建厂历史,随着芜湖造船厂的搬迁,将这片地块结合工业遗产保护,推动转型升级成为新的要求。
图片
2018年芜湖市政府投入近3.4亿元实施芜湖造船厂原厂址地块的收储,并组织编制了该地块的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9月,芜湖滨江文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 28.8 亿元竞得造船厂原厂址及周边地块,2023年6月,芜湖市“老船厂·智慧港”项目开工仪式在芜湖造船厂原厂址地块举行。
图片
本着以人文情怀再现重工风骨的理念,造船厂地块内既定保护建筑14栋,分散在六个不同的区域。结合地块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尺度,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具有独特象征符号的烟囱、老虎窗,以及青砖外墙面,包括船体加工车间、涂装喷砂车间、设备动力车间、军品车间、木工车间、宿舍楼等。未来将形成文体中心、艺创空间、文创空间、展创空间、商创空间、水街空间等六大主题空间,包含城市景观、商业、住宅、办公四大功能。
合柴与老船厂的老厂房大变身,只是安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中的一类案例,安徽省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省份,近年来,通过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举措,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