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即便解放军有10000枚导弹,但品质不行再多也没意义

解放军一场大规模的实战化演训,再次把台湾问题拉到了聚光灯下,这两天不少外媒炒作台湾问题,其中有一种声音称如果两岸走向战争,解放军1万枚导弹库存能否解决统一问题?
图片
2022年围台军演期间解放军发射导弹
按照外媒的说法,当前解放军的导弹库存大概在1万枚上下,囊括了陆基、海基和空射等多种弹型,数量惊人,而充足的导弹库存为中国应对和解决一些热点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导弹的战斗力,不光体现在库存数量上,还必须考虑导弹的质量,如果导弹的质量跟不上,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
看得出,外媒这是在质疑中国导弹的质量,如果放在几十年前,外媒的这种质疑,咱们也就认了,当时受制于军工技术,中国导弹的质量确实跟不上,跟美俄这样的军工技术强国出产的导弹明显存在差距,不管是导弹的打击精度,还是导弹的可靠性,没法跟人家比。
但现在外媒还有这种质疑属于是妥妥的偏见,最近这些年,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在充裕军费预算的保驾护航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军工技术方面,实现了很多的突破,包括导弹在内的国产武器,质量已经追上了美俄,甚至有些类型的导弹,质量超越了美俄。
图片
东风-26
举个典型的例子,2018年“东风-26”弹道导弹服役,这款既能搭载常规战斗部,又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让解放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更上一层楼”,而从美军的反应看,他们对这款导弹相当忌惮,原因就是这款导弹能打击美军的关岛军事基地,这一基地堪称美军在印太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这两年,美军开始大幅升级关岛军事基地的防御系统,又是陆基“萨德”反导系统,又是海基“宙斯盾”反导系统,还有从以色列购买的“铁穹”防空系统,美军恨不得一股脑把能用的反导防空系统全部部署在关岛军事基地,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对“东风-26”质量最好的认证。
不光中国常规导弹的质量过关,在新兴的高超音速导弹上,中国同样走在了世界前列,按照外媒的报道,几年前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东风-17”就是一款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这两年中国海军又亮出了“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相比之下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上几次折戟,到现在,还没有可用的货。
图片
东风-17
中国导弹质量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导弹本身技术的进步,还与导弹配套设施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全球组网成功,目前绝大部分导弹,使用的制导模式是卫星导航。
过去很长时间,美国的GPS导航定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一家独大,中国又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所以中国导弹不得已要借用GPS制导。
用着别人的导航系统系统,始终提心吊胆,试想一下,如果中美爆发战争,美国对中国关闭GPS服务,中国的导弹瞬间不成了“睁眼瞎”?这是非常可怕的,但如今有了“北斗”,中国导弹摆脱了对美国GPS的依赖,用上了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中国导弹的打击精确,不仅有保障,而且更精确。
图片
北斗卫星介绍
随着中国军工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进步,中国导弹的质量只会越来越好,外媒对中国导弹质量的质疑完全站不住脚,倒是一向标称“军工精品”的美国导弹,最近几年似乎出了不少质量问题。
据英国媒体报道,今年三月,英国海军战略核潜艇进行了“三叉戟”-Ⅱ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想检验一下本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是否可靠,结果试射出了问题,这是英国海军近些年,第二次遭遇“三叉戟”试射失败。
两次试射失败,说明美国出售给英国的“三叉戟”极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给英国有质量问题的“三叉戟”,这不是摆明了坑盟友吗?
图片
美军试射三叉戟
所以外媒与其质疑中国导弹的质量,不如也关注一下其他西方国家的导弹,中国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国敢用军事手段,来回应“台独”分裂分子,必然是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外媒根本用不着操这份闲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