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何猷君同台发声!为这件湾区大事而来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在深圳举办。“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以主题发言+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汇聚多位大咖嘉宾,畅谈湾区人文精神,为共建人文湾区、共享机遇湾区建言献策。
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何猷君,香港浸会大学教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得主葛亮……分论坛上,各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研究,从不同视角展开分享,佳句频出,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
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也要有“双循环”格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带来题为《发挥区域优势 紧抓文化复兴的香港机遇》的主题发言。
霍启刚认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香港刚好处于“双循环”的交界处,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也要有“双循环”的格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用软性的文化媒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塑造中国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作为窗口可以把国际的文化艺术带进来,形成多元创意的文化环境。
霍启刚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沉淀的力量和智慧,是所有人类的瑰宝,具有跨时代、跨地域的意义。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有推动文化“双循环”的责任和能力、优势和使命。粤港澳三地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高质量的文艺内容。
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何猷君
港澳是岭南文化出海“桥头堡”,希望青年投身大湾区发展浪潮
图片
在分论坛主题发言环节,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何猷君分享了对于人文湾区的理解,并希望更多青年拥抱机遇,迎接大湾区创新创业浪潮。
何猷君认为,大湾区的人文底色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岭南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发展源头,不断汲取海外文化,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港澳是岭南文化出海的“桥头堡”,是大湾区形象展示的窗口和文化融合的平台。
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何猷君希望更多青年主动投身创新创业浪潮,以实际行动拥抱“机遇湾区”。
何猷君表示,大湾区机遇涌动,营商环境一流,创新创业资源齐聚,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携手同伴,奉献智慧与汗水,在大湾区埋下理想的种子,养护它发展成长。港澳青年要用好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便利,积极投身大湾区发展浪潮。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文化同根同源,方言相通,气候相同,饮食相宜,对港澳青年有天然的吸引力,是港澳青年赴内地就业创业的最佳选择。
香港艺术学院前院长茹国烈:
大湾区城市共同努力,将湾区文化熬成一锅精彩滚热的“高汤”
围绕大湾区城市文化交流与融合,香港艺术学院前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客席副教授、《城市如何文化》作者茹国烈带来了他的分享。
“我常常用一个比喻,文化是‘一锅汤’,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一锅滚动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汤。”茹国烈认为,岭南文化、湾区文化,也是一锅汤,里面已有不同的材料,只要利用得好,加以混合、发酵和累积,在大湾区11个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湾区文化能够很快熬成一锅精彩滚热的“高汤”。
茹国烈表示,如果用“文化光谱”的概念去看大湾区的城市,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的文化场景,城市间有不同,有共通点,有着互相关连的文化和故事。把大湾区的不同城市的文化元素,在不同的平台中,以不同的组合来混合、发酵和累积,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产品。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葛亮
讲好湾区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
图片
在分论坛的对话交流环节,香港浸会大学教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得主葛亮分享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保持活力的看法。葛亮表示,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岭南是其中的重地。每一项湾区“非遗”类型,广彩、粤绣、粤菜等,都是经千百年的累积,集腋成裘、水滴石穿的时间铭刻。而创造性转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坚定民族自信的必由之路。
“讲好湾区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葛亮表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将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基点,勾勒丰赡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图景,艺术工作者当以文为履,砥砺前行。
艺术家韩美林
艺术家各有自己的“法”,机器人不能替代艺术家
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带来题为《用艺术赋能大湾区的发展》的分享。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在影响着各行业各领域,作为一名艺术家,韩美林在发言中也谈到了对科技与文化的理解。
韩美林认为,科技也好,文化也好,都应该是围绕着人的。即使科技再进步,有些东西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位置。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具有各自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无法之法才是艺术的大法”,每个艺术家各有自己的“法”,机器人不能替代艺术家。艺术家具有的很细腻的感情、很细腻的东西,机器人做不到。
统筹:南都记者 王睦广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张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