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澄清中国没有“援俄”后,耶伦喊话G7,对华竖立“反对之墙”

日前,布林肯拿中俄合作炒作,威胁美国将联合欧盟等盟友和伙伴国扩大对华制裁。
然而,当中国动真格一口气反制12家美国军工企业和10名高管后,美国立马就认怂了。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亲自站出来辟谣,称中国没有对俄提供所谓“致命援助”。
据悉,沙利文的这一表态,主要是为了回应英国防长沙普斯抹黑中俄合作议题。也就是说,美方为了替中国澄清,甚至直接打脸了与之一向臭味相投的英国。由此来看,沙利文这个时候站出来辟谣,应该也带有敲打英国停止炒作的意味。
图片
至于美方前后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的反制,精准打在了美国的痛点。
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将一些看起来在中国没什么业务往来的美国军工企业和高管拉入黑名单,对美国似乎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早在中国此前宣布制裁波音和通用旗下的三家子公司时,我商务部就把话挑明,个别美企存在向这些受到中国制裁的美企转移中国产品和技术的情况。对此,商务部明确表示,如果相关企业不能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所以,中国不是制裁这些美国军工企业就结束了。一旦与他们存在业务往来的美企或者外企试图以第三方的形式向他们继续转移中国产品和技术,中国很可能就会扩大对相关企业的出口管制。
基于这样的威慑,被中国制裁的美企,显然就不是失去中国市场那么简单。他们的合作伙伴为了保全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在反制美国军工企业方面,中国还有后手。中国在全球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我们在去年限制出口镓锗的基础之上,再次扩大对外出口关键原材料的管制,美国的军工企业只会遭到更大的重创。
连美军F35这样的先进武器此前都被曝离不开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中国拿美国军工企业开刀,那就是直接切到了美国的大动脉。
图片
由于中国此次反制美国军工企业的强度和力度均是前所未有,且两轮反制前后只有几天,外界普遍分析,中国后续可能还会继续加码反制。
正是如此,白宫方面才紧急辟谣求和,不希望与中国在制裁和反制裁问题上的交锋愈演愈烈。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白宫释放求和信号的保质期也太短了。不到24小时,美国财长耶伦又在欧洲呼吁G7,叫嚣要向中国统一发声。
当然,耶伦此次对华“宣战”的领域,倒是跟中俄合作议题无关,其炒作的还是所谓中国“产能过剩”。
耶伦在G7财长会议举行前表示,她不会要求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国效仿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但她认为,G7及其合作伙伴应该团结对中国竖起一道“反对之墙”,以展示他们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铁等产品“产能过剩”的关切。
很显然,耶伦这样的号召,说到底就是希望拉拢更多国家对中国施压。之所以没有强硬要求其他国家效仿美国,无非还是耶伦近期游说欧盟碰壁了。在对华加征关税这件事上,欧盟方面表现并不积极。
所以,耶伦只能退而求其次,试图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舆论,从而影响中国与欧盟乃至是更多国家的合作。
图片
表面上看,拜登政府官员呈现出来的对华态度好像反差巨大,但实际上,从拜登在美国大选前采取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样的关税手段就能看出,拜登也是试图通过对华彰显强硬拉动选票。
拜登政府之所以不想在涉俄问题上与中国交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反制快准狠。
相比之下,在关税问题上,中方当前尚未采取太大的动作。我们认为,美方应该就是带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试图制造舆论将更多国家绑定到一起。这样一来,即便中方采取某些措施反制美国的关税手段,可能也会产生一些顾虑。
但美方明显打错了算盘。日前,中国欧盟商会已经透露,中国可能会对大排量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以2023年的数据举例,而中国进口符合这一标准的汽车占比,差不多是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一旦中国出手,同样可以精准打在美欧的痛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