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股价狂飙,为什么韭菜永远错过?

图片
【编者按】很多人喜欢炒股,或者说沉迷其中,未必有多喜欢,就是一种习惯。他们热衷于讨论K线图,或者去听消息。我一朋友都准备移民了,还问我:“过去之后能不能炒A股?“我没法回答。
近些年来,随着我分析和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丰富,感觉无论是工作还是理财,都是宏观层面比微观层面重要:宏观层面选错了,就是南辕北辙,微观层面错了,更有可能是收益多少的问题。
当下,抱朴财经越来越聚焦于讨论城市+投资的问题,前者解决”我们到哪里去“,后者解决”钱往哪里去”。
太多人漫无目的,毫无思维框架,浪费时间,走上了错误的职业道路,选择了错误的城市,选择了错误的投资,令人叹息。
作者:今纶
当地时间5月23日,受财报超预期刺激,英伟达股价开盘便突破1000美元,截至发稿,该股大涨近10%,股价报1043.50美元/股,市值达到2.57万亿美元。
在英伟达股价单日涨超9%并创下历史新高之际,公司CEO黄仁勋资产净值达到913亿美元。
很多人只看到英伟达今天的辉煌,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当然是环境使然。
我认为主要与教育和创业的环境有关,更与人有关,人是环境的产物。
01 黄仁勋的第一学历“不行”
首先来看黄仁勋,经常穿个皮衣,你还以为他是一个嬉皮士,其实人家是正经大学毕业的理科生。
图片
1983年,黄仁勋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大学,1990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后面这个学历当然很牛。
但是俄勒冈州立大学排名并不高,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该校名列第509名。所以,有人开玩笑(当然只是开玩笑)说俄勒冈州立大学是“三本”。
但实际上,根据US News排名,该校的本科网络课程位列全美第7,机器人位列全美第4,核工程位列全美第11,生物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药剂学、兽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位列全美前50,还是很不错的。
图片
▲俄勒冈州立大学
按某些国人的思维,黄仁勋去考公考编还行,专业还行。但是如果去大厂找工作,估计连第一关都过不了,因为第一学历不是985、211。
同样的,还有乔布斯。
乔布斯毕业于里德学院,这是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东南部的一所私立、自主的文理学院。
图片
2019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上,里德学院位列第105名,说实话排名不高,如果当下去投中国大厂的简历,第一学历不过关。
马斯克本来被斯坦福录取为博士生,结果读了几天就创业去了,意思是不要耽误我赚钱和追求理想。
黄仁勋还有个事情很搞笑。2022年11月初,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竞嘉年华活动Wirforce的场外,两个主播妹子在街边支两个话筒开直播唱歌。
正当她俩不知道唱什么,向网友征求意见时,镜头后面有一行人低调路过,看起来对这俩妹子很有兴趣。两个妹子热情地招呼他们:要不要听我们唱歌呀,没伴奏的那种?
此时,黄仁勋从镜头左侧乱入,问道:“现在真的有人在看哦”
图片
老黄出镜点歌,点了一首《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
由于整段视频颇为搞笑的氛围,以及私下依旧穿着皮衣,听喜欢的歌还会随节奏摇晃的黄仁勋,使得这段视频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传播。
图片
老黄还有个事情也很搞笑。2024年1月,黄仁勋来到中国,到访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处办公室,还参加了中国区的年会。
在英伟达年会现场,黄仁勋穿上东北花棉袄马甲跳舞扭秧歌,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图片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貌似和投资理财毫无关联的事情?不,其实很有关联。
02 乖孩子不可能有创新
黄仁勋一点都不装犊子,在街边走的时候也没啥保镖,知道在直播也上去凑热闹点歌。
他穿个花棉袄也敢在舞台上扭一扭,他出生于1963年2月17日,当时在台上扭的时候马上就满61岁了。
61岁的老先生心如少年,身体还很灵活,只有这样的企业家才能创造市值2.57万亿美元的英伟达。
为什么?因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你要赚到钱,你要让人家追着买你的产品,你必须有足够的创新精神,你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框架推出创新类产品
图片
乔布斯也是如此,他天生就不听话,而且大家都认为手机就是有物理按键,他说不,为什么不可以就是一块屏幕。
乔布斯直接或者说间接干掉了绝大部分功能机,后来所有人都学习他的手机造型。
图片
马斯克其实也是这一类人,年纪一把的人了,也是个公司一哥,跑去参加各种仪式,动不动就跳舞。
在我看来,老黄、乔布斯、马斯克的各种天马行空,各种肆无忌惮,甚至各种“胡说八道”只是创新精神的外在表现,而更深层次的,是他们尊重科学,在考虑技术问题的时候只考虑技术问题,不考虑人情世故与行政级别,比较纯粹,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
图片
而创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好的产品,以及财源滚滚和市值飙升。
创新是最重要的,乖孩子,只会做标准答案的孩子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创新,最多有迭代。
众所周知,日本的工业制造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你说日本有哪些石破天惊的推动历史进程的创新,或者是有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吗?
好像没有,电脑、互联网都不是日本人发明的。
日本的教育就是一个字——“卷”,走精英化路线,考上东大或者早稻田才是精英,毕业之后找工作不愁,但是创新不多,反正上班下班就好了。
图片
创新是需要教育制度支撑的,一个只想格式化、标准化教育的模式,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人才。
你看巴菲特去日本买啥?就是五大商社,这些模式是他可以看得懂的,也是日本人擅长的。
韩国也一样,教育往死里卷,大家都去首尔,最后都受不了,你说韩国有什么改变世界的创造发明?当然,三星手机确实卖的不错,但手机不是韩国人发明的。
过于卷的教育,过于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偷懒,因为容易管理,但也“消灭”了很多天才。
03 都在担心出错就没有创新
英伟达股价大涨是结果,前一个环节是创新的产品,再往前一个环节是教育中鼓励奇思妙想,鼓励不同的答案,再往前一个环节是社会有宽松的氛围。
图片
四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一环都不能少。
什么是宽松的氛围呢?企业家是大嘴巴,敢于乱讲话是表现之一。
比如2023年2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新全球工程与AI总部接待加州州长纽森,他就抱着儿子,谈笑风生,这就叫宽松。
图片
此前,特斯拉在2021年把公司总部从帕罗奥图迁往德州奥斯汀。虽然特斯拉在加州仍有规模庞大的业务运作,还有超过4.7万名员工在当地,但马斯克持续批评加州的高税率与偏向民主党的政治立场。
但是,加州也没把马斯克怎么样。
如果一个公司在接待地方政府官员的时候,大家都战战兢兢,生怕出错,每个人穿得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然后可能还要找一些孩子挥舞花束,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怎么说呢?不是说不行,也是一种待客之道,确实,大家的礼仪有所不同。
但深入来看,其实企业家是不够放松的,环境也不够宽松,企业家本质上是低了一等,还是想讨好。
如果“不够宽松”是一种确定性,其实是会影响到长期规划、创新以及持续的投入力度,当然,一些有“特殊资源”的企业除外。
如果大家都在担心出错,那就没有创新了。
图片
谁会混得最好呢?口才好,会巴结的人混得最好。
最近看了一个短视频,一名女生因为说“1-1等于0”,结果她杯子中的爆米花被收回了,另外一位女生说“1-1等于2”,这明明是胡说八道,结果得到奖赏。于是,这位女生跟着说“1-1等于2”,她得到了足够的爆米花……
当资源有限,且分配权单一的时候,人会特别“理性”,特别听话,特别能忍。实际上,确实可以通过操纵资源获得一个平静、沉默的结果。
创新呢?创新在哪里?大家都只顾着听话获取资源了,没人敢创新。
但是,市场的竞争不是只有一家公司,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公司,竞争直接到了白热化。
你这个公司氛围不宽松,实际上导致了没有大面积的创新。
图片
可是,人家的公司很宽松,员工可以直接和技术高管直接对话,甚至可以推翻技术高管的方案,又或者用“赛马机制”选出了最好的选手和对手PK。
你说哪个公司会更有前途?
很明显,氛围宽松的公司才可能有技术创新,然后才能谈市场、销售、上市、市值。
至于,如何有宽松的氛围,我们就不谈了,直接跳过,谈我们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投资投资标的,如何选择投资范围。
04 很多公司活着就需要勇气
作为一名投资人,你肯定喜欢利润一直增长。
钱从哪里来?从你所投资的公司或者标的来。
我们可以给投资标的打分:
图片
某公司的产品是有相当的市场销售量和利润的,且不是靠补贴扩大市场的,那么,这个公司大概率就是有一定前途的,可以打60分(总分100分)。产品可能中不溜,但是销售和老板很努力,还能活着。
如果某公司处于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而且不断创新迭代,可以加10分。说明公司还有进步的潜力。
如果某公司的产品是符合时代潮流,是社会需要的,而且这个量在上升,可以加10分。说明产品的方向处于上升期。
到这一步,绝大部分的公司被淘汰掉了,因为很多公司活着就需要巨大的勇气。
还有一步,某公司有一个天才的靠谱的CEO或者管理层,再加10分。
走到这一步的公司已经90分了,这样的公司全世界不超过10家。
图片
英伟达就是这样的公司。
市场上的钱是会说话的,它默默流动,方向清晰,标的清晰,高股价高市值的公司在流动性大、透明度高、充分市场化的股市里能持续高涨,这是天道,也是最基本的规律。
可惜,绝大部分投资者只想投机、跟风,他们只想知道消息,只想低买高卖,而且方向和范围全都选错了。
基本上,他们的投资标的的分数都在40分以下,他们就在0分到40分之内搞零和博弈,在一旁嚷嚷的有媒体,有各种无耻的证券分析师,有各种大V,以及鼎益丰这样超级不靠谱的公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韭菜怎么可能赚到钱?
在一个充斥着阴谋论且很多人相信阴谋论的市场上,绝大部分人都是韭菜,大家比拼的是:谁最后才下锅?
注意,比拼的是下锅时间,不是上桌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