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多,中日韩领导人即将重聚

图片
中国外交部5月23日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5月26日至27日赴韩国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这将是三国领导人自2019年12月以来,时隔四年多再次聚首。三国领导人将谈些什么,向外界释放怎样的信号,备受关注。韩国总统府称,“这次会议将成为三国合作全面恢复的转折点。”
韩方介绍议程
据《参考消息》报道,作为本次会议东道主,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23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介绍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议题。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首日26日下午,双边会谈先登场:韩国总统尹锡悦将分别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谈。三国领导人将共同出席晚宴。
第二天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举行,预计持续一个半小时以上,三国领导人将根据会议主题依次发表讲话。会后,三国将发表联合声明。三国领导人还将共同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
议题方面,双边会谈时,中韩领导人将就加强战略沟通、深化经贸合作、在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人员往来,以及地区及全球焦点问题进行讨论。日韩领导人将就加深务实合作、朝鲜半岛局势、韩美日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
三国领导人会议时,三方将探讨六大重点领域的合作,包括人员往来、可持续发展、经贸合作、卫生和老龄化、数字化转型、救灾和安全等;还将讨论把三国合作范围扩大至亚太及全球层面。
“此次会议的重点将放在经济、民生、经贸、供应链和知识产权等方面。”韩国总统府官员当天在记者会上称。
结合后疫情时代的背景,日韩舆论对本次会议的看点作出展望,包括会否出台扩大投资的举措、能否达成优化签证政策的协议、如何支持初创企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
舆论解读信号
这将是李强总理自去年3月上任以来首次访问韩国,也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四年5个月再次举行。
中日韩合作始于25年前、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1999年,三国领导人在马尼拉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首次举行会议。2008年,三国领导人首次跳出10+3框架,在日本单独举行会议,由此开启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多年来,三国逐步建立起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7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的合作体系。不过,受双边关系、地区局势等因素影响,三国合作机制时有停摆。自2019年12月上次会议以来,三国领导人会议迟迟未能重启。
如今,尽管双边关系和外部环境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三国领导人会议得以重启,本身已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
舆论指出,本次会议表明,三国希望恢复相互信任、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三国重启会议将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巩固三边和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鉴于三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规模(人口占世界约20%、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约25%、贸易额占世界约20%),三边重启合作,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韩国政府电子政务官网称。
三国表达期待
随着会期临近,三国政府分别表达对会议的期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3日指出,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中方期待此次会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的动能,更好实现三国互利共赢。中方愿同日方、韩方一道,落实《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重要共识,深化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23日表示,三国领导人肩负区域和平与繁荣责任,会议讨论的问题是整个地区的重要机遇;三国将共商贸易投资规则。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3日出席活动时称,三国将把扩大相互投资作为重要议题;数字化对于实现亚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非常重要。
“预计本次会议将成为三国合作体系全面恢复和正常化的转折点。”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表示。
不过,安全领域的议题被外界视为中日韩合作的分歧点。近年来,个别域外大国为了谋取战略私利,在东北亚政治叙事中强行注入战略竞争因素,挑动分裂对抗,冲击中日韩双边三边关系和地区和平。
“三国应面向未来。”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指出,韩日两国虽是美国的同盟国,但和中国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将成为一个良好平台,为缓和中美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朴喆熙24日指出,三国领导人之间的战略沟通有可能为缓和域内阵营对立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