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潮 | 从连续七届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窥见数字经济未来方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图片
据图: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网
数字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字化发展能力的持续增强。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
席卷而来的数字浪潮将带我们走向怎样的未来?人们尝试从“风向标”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寻找答案。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关键在应用
数据要素、新一代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是本届峰会的关键词。
据了解,峰会聚焦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聚焦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化高水平数字化支撑;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数据局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提出了高质量构建数字化发展基础的思路,包括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体系以及跨部门、跨层级的数字化发展基础支撑平台。
开幕式上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日趋活跃,2023年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1个ZB等于十万亿亿字节),同比增长22.44%。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居全球第二位。
潮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数据相关企业亮相峰会现场体验区,带来了最新成果。
如深圳数据交易所联合上下游数据要素型代表企业,针对“如何繁荣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数据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以及“如何让数据价值最大化”等问题,给出“深圳方案”。
“赋能实体,驱动经济。数据要素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应用。”深圳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红光表示。
来自杭州的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个推)也在峰会上展示了近年来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数智绿波)等垂直领域的系列创新成果。
每日互动总裁刘宇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紧紧跟随数字中国建设的步伐,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在各产业落地并释放价值,不断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百模大战”进程加速
人工智能将进入应用关键期
近日,国内多个大模型下调了价格,将大模型推向一个新的竞争阶段,“百模大战”进程加速。
大模型大幅降价甚至免费,将很大程度解决大模型落地的成本问题,能够让开发者和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大模型在各个场景的落地,也加速了大模型商业化应用进程。
IDC预测,2026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也展示了迭代后的大模型,以及应用成果。
其中,科大讯飞连续七年“满勤”参会,首次展出讯飞星火大模型V3.5及其在城市、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落地成果,多款C端硬件产品同时亮相。
“大模型赋能行业,应用才是硬道理。”在开幕式主论坛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AI持续赋能教育、运营商、汽车、城市等各行各业,为核心场景带来AI+解决方案,并围绕重点领域,与各行业龙头携手打造行业大模型。
据了解,讯飞星火正式发布以来,已新增超过250万开发者,其中大模型直接相关的开发者数量超过47万,企业级用户超过29万,个人开发者超过18万。目前,讯飞星火拥有2400多万用户,用户已开发出约7.5万个AI助手。
浪潮集团在峰会上发布了海若大模型,在政府、制造、交通、医疗、应急、农业等行业的应用广泛。其中,海若医疗大模型能够通过语音识别、分析转写、病历生成、病历质控、确认导入五个环节实现电子病历自动生成,能够降低医生70%的工作量。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云总经理颜亮表示,数据要素和大模型成为智能时代赋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双核”新底座。浪潮云将积极参与数据要素行动,赋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中国作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