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光棍超过1亿,无儿无女带来的6大困境,多少人想清楚了?

根据相关统计,处于婚龄的年轻人口已超过2.4亿,其中女性超过1亿,即使与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的日本相比,这一数字也是其两倍。
过去有句老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延续香火被认为是基本的孝道,但如今,对延续香火的执念,已经在这一代人城市化过程中,被打碎了。
很多年轻人认为,结婚生子不再是必须选项,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在社会压力巨大的今天,在青年、中年时期,这样确实可以活的非常舒服,毕竟,很多人想着老了大不了去养老院。但是无儿无女的代价,可能很多人并未想的太清楚。
图片
中年之后的孤独
其实人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想法,20岁时候的想法与30岁时候不同,30岁时候与40岁时候不同。
年轻的时候,你会有很多的朋友,你的生活是热闹的,身体是健康的,孤独是可以排遣的,自己赚钱自己花,想怎么玩怎么玩,非常潇洒,一个人过的很舒服。
但是35岁之后,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他们的重心慢慢回归家庭,你的朋友慢慢变少了,你与他们的共同话题会慢慢变少,这个时候你整个心态会变。
图片
尤其是当你生病住院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万家灯火,你会有更强的孤独感,对另一半的渴求会更强烈。
生病时候,脆弱与空虚感更强烈,后悔感随时会来
尤其是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种后悔可能会随之而来。比如"财经女侠"叶檀过去是丁克的坚定支持者,五十岁了,有钱,有社会地位,但是,身患癌症时,身边空无一人,最后说出了:“后悔当初丁克不要孩子,后悔年轻时太拼命。”
图片
当然有了孩子,你年老生病的时候,孩子有时候忙未必来照顾你来看你,但是你心里是有寄托的,是有念想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人在每个阶段的时候,想法都不一样,如果无儿无女,可能在年老患病的时候,突然生出后悔的想法,对于许多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的人来说,子女是他们晚年的重要依靠。有些儿女靠不住,但也是心灵的寄托,如果这个时候后悔,可能来不及了。
生活不断重复带来的无意义感
人到中年之后,如果无儿无女,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基本上是走向了日复一日的重复,这种单调的重复会有一种无意义感。
图片
但如果一个小生命的降临,你的生活出现了全新的轨迹,会让你的日子充满压力与新的规划,忙与累是你的日常,但撑过前面的几年,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你回家有了寄托,你的奋斗有了动力,这个新生命成为你家庭的一份子。
它打破了你的生活不断重复的无意义感,你开始从这个小生命中思考更多,学习做父母的过程,本身是人的第二次成长。孩子是你的寄托,但同时也是你余生的朋友,你教他成长,也让你自己蜕变,带给你快乐与希望,孩子可以帮助你打破人生的单调重复与无意义感,他让你的奋斗有了方向。
你老了,亲戚子女会觊觎你的财产
相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没有孩子,年纪越大,经济压力越大,因为你没有依靠,必须存足够多的钱,除了钱可以依靠,你无法靠别人。
因此,没有后代,会更加拼命的赚钱,但你打拼半生,赚的钱,没有继承人。你的亲戚,也看准了这一点,他们会觊觎你的财产,这可能是让你伤心、愤怒、但又无可奈何的地方。
你没钱,亲戚可能不愿意照顾你,你有钱,你亲戚的子女(比如你的侄子侄女,外孙或外孙女)等都会愿意来看你,但他们会想着讨好你继承你的财产。其实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老人都说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无儿无女,亲戚都在算计你的财产继承权。
图片
有曾经坚持不婚的女子就说到,自己对侄儿的感情很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但有一天突然发现,侄儿要买车、买房都会找她要钱,她把自己的车给他还不愿意,认为财产早晚是他的。侄儿的这句话,让她突然就有了后悔的想法,如果有一儿半女,自己奋斗一辈子的财产,也不至于被自己的侄儿算计。
没人养老,养老院人满为患,被区别对待的现实与孤独
前面说到无儿无女的老年人经济压力更大,是因为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养老压力。在广州番禺,养老院收费区间是4000-8000元/月,随着未来老龄化越来越凸显,老年人增多,养老院价格还会逐渐上涨。
图片
失能老人进养老院,如没亲生孩子,没有监护人,对护工的工作质量就没有亲人监督和追责,护工的工作就会出现随意性,甚至会出现虐待老人,过去这类新闻也不少见。这也是不少人担心的现实问题,无人监督追责,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事。
父母离世后的空虚,传宗接代的自责,无人上坟的担忧
在过去的中国,“断子绝孙”是一种恶毒的骂人的话,但现在就有人感叹了:“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觉得“断子绝孙”是可怕的事情?”
这本质上,是因为现在城市化的过程,打碎了原有的乡村宗族关系,当一个人的经济收入来源脱离了原有的乡村宗族体系的时候,他们的观念与行为就不再受到原有乡村文化的主导。但随着年龄增大,会逐步对传宗接代有新的认识。尤其是父母离世后。
有句话是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后,人生只剩归途。这个归途,如果有儿女的陪伴,可能依然会让人觉得有牵挂有依靠,但父母离世之后,这种孤身一人的空虚感会更强烈。
图片
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年人不疼儿子,但疼孙子孙女,存在隔代亲。这本质是一种对于余生不多,但后继有人的老怀安慰之感,而作为传统中国人,传宗接代的观念有时候是在骨子里的,越接近老年,对传宗接代的诉求就越强。而老年无后,还会伴随着逢年过节无人上坟的担忧,虽然人死如灯灭,但在活着的时候,想象着自己的坟墓长期无人上坟,这种自责会伴随晚年。
图片
结语
无儿无女现象,它既是个体选择的体现,也是社会压力的结果。面对这一现象,年轻人最好想清楚代价,不要被当下的社会现象与一些偏激的观念所迷惑,其实人这一生,是自己在活,你的幸福是你自己说了算,而不应该听别人怎么说。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怎么活是自己的事情,但要想清楚代价,只要不后悔就好。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