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北京682家停车场有了缴费“安心码”

记者从市网信办获悉,市网信办联合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聚焦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十大领域扫码缴费场景,扎实开展“清朗·长安”个人信息保护行动。截至目前,已经有682家停车场实现了停车缴费“安心码”改造。“安心码”以减少扫码消费时用户个人信息被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
图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原则”的规定,由网信部门会同交通部门推行的停车缴费“安心码”,提供直接缴费渠道,扫码后只需要输入车牌号、点击缴费2个步骤,即可完成缴停车费。对于确有会员优惠服务的商家,在提供直接缴费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会员优惠缴费通道。“安心码”的设计确保了商家必须遵循个人信息收集最小必要原则,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最为便捷的扫码方式,最快可实现10秒缴费快速离场,有效避免诱导或强制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
4月22日,停车缴费“安心码”专项工作正式启动,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扫码缴停车费存在步骤多、强制关注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本市推出停车缴费“安心码”,首批322家停车场已正式设置张贴“安心码”。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82家停车场实现了停车缴费“安心码”改造。
图片
目前,在北京站地下停车场,出口处以及车场内明显位置共设置了9处“安心码”标识。在西城区的一家商场,通往地下停车场的各电梯厅共布置了10处电子屏“安心码”,在场内及出口处布置了8处纸质“安心码”,方便车主扫码缴费。
记者了解到,本市从“十大场景”之一的经营性停车场扫码缴费场景开展宣传治理,后期还将针对餐饮、商超、酒店、影院、剧院、景区、理发、公园、洗衣等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的领域扫码缴费场景,扎实开展“清朗·长安”个人信息保护行动。
下一步,“安心码”将在全市开展扫码缴费经营活动的公共停车场全面推行。市区两级网信、交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将持续跟踪问效,定期对停车缴费“安心码”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抽查,并接受公众举报监督,防止违法违规问题隐形变异和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