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万亿 VS 1.46万亿!阿里和拼多多真正的肉搏战来了?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新生代势不可挡,好戏继续上演。
图片
图片
拼多多市值再度超越阿里巴巴。
5月22日,拼多多集团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868.1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79.98亿元,同比增长246%。
财报发布后,拼多多当日收涨1.13%,最新市值达2042.74亿美元(约1.48万亿人民币),继去年11月末后,市值再度超越了阿里巴巴(2012.12亿美元,约1.46万亿人民币)。
电商小老弟频频超过带头老大哥,未来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到底谁更有潜力?
起步:体量相差十余倍
与拼多多相比,阿里巴巴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公开资料显示,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电子商务应用产品平台,于2018年7月26日上市,当时的市值只有295.78亿美元。
阿里巴巴则成立于1999年,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当时史上最大IPO记录,之后又于2019年11月26日在港股上市,总市值超4万亿,登顶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
论年龄,两者相差了一个“碧玉年华”。拼多多“出生”之日,阿里巴巴已经年满16周岁。
论资历,在拼多多上市当日,阿里巴巴的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两者体量差了十余倍。
2021年开年前后,两者的市值均创下历史峰值。阿里巴巴的市值在2020年末一度接近8600亿美元;拼多多的市值增长相对更快,在2021年初升至2512.34亿美元,相较上市首日涨了7.5倍,但与阿里巴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风云突变,阿里巴巴的股价震荡走低,当前市值相较峰值已不足1/4。拼多多虽然也有调整,但凭借强势的业绩表现,股价近两年出现大幅回升。
此消彼长之下,拼多多的市值在盘中暂时实现了对阿里巴巴的反超。首次反超,发生在2023年年底。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9日22:40左右,在美股开盘10分钟后,拼多多股价延续前一日势头,继续上涨3.7%,盘中市值达到1914.29亿美元;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股价下跌1.9%,盘中市值为1910.74亿美元。拼多多盘中市值超过阿里巴巴。
此次拼多多股价上涨主要由于第三季度业绩喜人。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其中,拼多多的交易服务收入高达291.52亿元,同比增长315.15%。
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迎风而涨,周二收盘涨幅达18%,周三收盘继续上涨近2%,年内涨幅扩大至73.80%。
截至收盘,拼多多涨幅收窄至1.96%,市值为1883亿美元;阿里巴巴下跌2.68%,市值为1902亿美元,重回“电商一哥”宝座。但肉眼可见的是,两者差距大幅度缩小。
现在:小老弟的反超
时隔两个季度,历史再度重演。
5月22日晚,拼多多集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868.1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79.98亿元,同比增长246%。
财报发布后当晚,拼多多美股盘前巨震,先是直线跳水转跌,一度跌近10%;随后又快速拉升,一度涨超9%。截至收盘,涨幅1.13%,市值为2042.74亿美元。
而阿里巴巴则已连跌三日,收盘下跌3.98%,市值为2106.19亿美元,盘中一度被拼多多超过。
自2021年三季报首次盈利以来,拼多多净利润持续高增长,增幅不低于50%。财报显示,拼多多一季度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超出市场预期的768.6亿元。对应国内主站的在线营销和包含海外业务的交易服务收入大涨。前者收入为424.5亿元,同比增长56%;后者收入443.5亿元,同比增长327%。
收入大增的同时,费用增长放缓。拼多多一季度营销费用234亿,大幅低于投资机构预期。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为2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30%和去年同期的43.2%。总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为32%,创新低。与此同时,拼多多经营利润达259.7亿元,同比增长275%,环比增长16%。
而阿里巴巴盈利增长幅度较小,甚至一度影响股价。
2024财年,阿里巴巴营收增速仍为个位数。5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8%至9411.68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截至2024年3月末的季度财报显示,最新一个季度,阿里巴巴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4年一季度,阿里巴巴营收为2218.74亿元(307.29亿美元),同比增长7%,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198亿元;净利润为9.19亿元(1.27亿美元),同比下降96%;扣除股权激励、投资损失、无形资产减值等,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阿里巴巴调整后的净利润仍同比下降11%至244.18亿元。
未来: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当前,电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和机会都在加速涌现。用户增长趋缓、流量见顶,获取流量的成本不断升高。
但根据拼多多公布的财报显示,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至今,拼多多已经连续7个季度实现了35%以上的收入增长。
在众多电商平台焦虑于增长时,拼多多凭什么能持续高速增长?
对于这样的业绩表现,拼多多方面表示,这主要受益于一季度GDP增长恢复至5%以上、春节消费等季节性因素以及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
盘点拼多多的成长路线,从成立早期,独特的“社交电商”模式、拼单购物的机制,到发展中期,坚持以内生价值为底层战略,从解决商家、消费者、供应链的需求出发不断突破。其价格策略和强大的用户黏性使其在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在今年一季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也频频提到“内生价值”。陈磊说,“公司会持续专注长期价值创造,以及企业内生价值的增长。”
其实,“内生价值”并非首次出现在拼多多。早在2018年,第一封股东信里就有做相关讨论。信中提到:拼多多生存的基础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会一直专注于服务用户和实现公司的内在价值。
而在这一次财报会上,陈磊也重提了这封股东信的内容。他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解读,他说:公司业绩发展不是线性的,有时“过好”,有时“偏差”,不应简单用一个季度的业绩表现来衡量。“只要我们持续专注长期的价值创造,所有这些波动最终都会回归不断积累、增长的企业内生价值。”
与此同时,老大哥阿里巴巴也正在寻求新的方向。
5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年报的同时,集团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泳铭也联合发布首封致股东信,阐述了新发展阶段“阿里巴巴是谁”,为何作出“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取舍,并分享了阿里的发展策略和如何投资未来。
自此,阿里巴巴未来的两个方向显明:一是加速核心业务增长,二是保持基础技术的领先和包括AI在内的创新。
对于AI领域的坚决投资,股东信中进一步写道,主要基于三大理由:作为技术探路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前景,并将为突破机器智能的极限持续投资;作为云计算提供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作为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阿里巴巴,希望这些场景和应用能通过AI实现锐变,“我们对AI驱动‘用户为先’战略的无限可能性感到兴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往的成绩已不重要。新的风向正在显现,巨头间的互掰手腕仍在继续。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屠红燕:当我喜欢这份事业时,企业传承才真正开始
李书福造出4只“独角兽”,王均豪扎根27年!超1.3万亿元,46万浙商为何奔赴而来?|《浙商》杂志全国行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张恒
实习编辑|唐婧涵
审核|余广珠、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陈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