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转型成车间 摇身一变天地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园成为贵州窗帘加工厂商集聚高地

展厅里,各式各样的窗帘窗饰令人目不暇接;车间内,工人们正加工着各色的窗帘布匹;仓库中,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即将发往各地的成品。不到一年的时间,窗帘加工业态已在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园(以下简称仓储物流园)生根发芽。
图片
客户正在采购窗帘。
“仓储物流园中的窗帘加工厂商集聚发展,市场管理有序,发展空间广阔,我们商户自然愿意在这里生产经营。”皇家米蓝窗帘老板郭秋香说。目前,仓储物流园共有窗帘加工及配饰商户43户,承租面积共3.5万平方米,约占整个仓储物流园承租面积的10%,并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窗帘加工厂商的集聚,为仓储物流园带来了如窗饰、布艺等产业的兴起,贵州兴豪艺窗饰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客户每年都在增加。”公司负责人说,在加工车间,各种现代化的设备正高速运转,“这台设备是激光切割机,那边的是高温定型机……”在向记者介绍各种设备的同时,产品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图片
工作人员在展厅中介绍窗帘窗饰。
窗帘加工业态在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园发展并非“无心插柳”。近年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西南现代商贸物流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商贸城提档升级、做大做强。观山湖区商贸物流集聚服务中心根据《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21-2025)》明确的发展定位,对符合业态发展方向的市场积极引导向园区聚集发展,推动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并编制了《贵阳西南商贸城产业发展规划》,对商贸城业态进行优化提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为窗帘加工业等产业的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土壤”。
图片
满墙的成品下,工人正在熨烫窗帘。
同时,仓储物流园自身也面临着发展挑战与转型需求。仓储物流园场馆总经理杨熙介绍,西南国际商贸城周边10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仓库加起来约有106万平方米,使得该区域的仓储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演变,单一的仓储功能已无法满足部分商户的发展需求,“传统的仓储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仓储物流园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按照国家相关仓储标准打造的仓储物流园,想要发展成类似商贸城1~6号馆中的零售门店不具备可行性,转型成产业园也缺少工业制造相应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仓储物流园中存储占比较大的布匹成为了破题的关键。
图片
在现代化加工车间,工人正在缝纫窗帘面料。
“窗帘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仓储物流园也具备将布匹加工成窗帘所需的基础条件。”仓储物流园场馆运营负责人程道芳说,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分析,回答这份转型升级的答卷“下笔如有神”。2023年,许多窗帘加工厂商入驻仓储物流园,这里迅速发展出了集窗帘加工、产品展示、仓库存储和运营办公于一体的窗帘加工业态。贵阳新空间布业老板徐成成说:“在仓储物流园,我们一步步拥有了完备的生产车间、展厅和库房,承租面积从原来的700平方米发展到了现在的1600多平方米。”
图片
俯瞰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园。观山湖区商贸物流集聚服务中心/图
在采访美家源软装老板林燕梅时,她还在与几位客户谈着生意。“1993年就来到贵阳做窗帘生意了。现在,我们在全国拥有300多家线下加盟店,并已在多个线上平台拓宽渠道和销售产品。”从三十多年前的大十字到现在的仓储物流园,林燕梅的生意越做越大,她认为,窗帘市场的发展前景会日益广阔。
如今,走进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园,能够感受到这里又增添了几分繁忙与活力。“现在,贵阳多个窗帘零售市场中的产品,很多都来源于我们仓储物流园中的商户。不仅在贵阳,这里的业务还辐射到整个贵州以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地方。仓储物流园已成为贵州窗帘加工厂商集聚高地。”杨熙说。
来源: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 作者:江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