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村(居)务公开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在落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上,蛟河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村(居)务公开模式,切实打通了农村和社区信息公开的末梢盲端,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为基层治理提速,为乡村振兴赋能。
制度引领,提升村(居)务公开规范化水平
制定《蛟河市关于深化村(居)务公开工作方案》,建立了统一村(居)务公开标准体系,梳理出符合蛟河特色、顺应蛟河民意的村务(居)公开事项参考目录,明确了村务公开事项48项,居务公开事项30项,全市村(居)务公开工作发展方向。
在村(居)务公开工作正式落地前期,蛟河市17个乡镇街通过专题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使各村(社区)熟悉掌握村(居)务公开主要内容、基本程序、方式方法以及公开时限,最大程度确保村(居)务公开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集约运行,打造村(居)务公开系统化阵地
坚持将信息公开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紧贴村民信息需求,每年年初,村(居)民小组长会议或通过设立征集意见箱、村(居)民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就村(居)务公开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征求民意后,结合本村(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充分保障广大群众对村(居)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上制定年度村(居)务公开目录。目录中不仅集中了特色制度、自治事项,还兼顾了村(居)民高度关注的财务事项以及救助补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
蛟河市以“1+17+286”的模式,全面梳理全市256个村,30个社区的村(居)务公开目录并集中在蛟河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专栏公布。不仅如此,各乡镇街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村(居)政务公开特色专栏也都公开了目录。
试点先行,推进村(居)务公开特色化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村(居)务公开成果转化,打造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居)务公开案例,蛟河市决定将前进乡作为试点,大胆创新,打造了一批别具一格的村级公示栏。
八里堡村的公示栏,结合了蓝莓发源地地域特色,将一村一品示范村与村务公开紧密结合,在公示栏中既能让当地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政策补贴,看到村集体每年政策资金的动态支出,又能让过往群众感受到“蓝莓村”的独特魅力。
结合前进乡的经验,蛟河市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村(居)务公开在各村特色的道路上拔节成长、一路生花。
多元发展,保障村(居)务公开标准化运行
自村(居)务公开工作开展以来,蛟河市将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服务等有机结合,让群众直观的感受到村(居)务公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河北街枫林湾社区、永隆社区围绕解决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主线,定期公示廉租房住房租赁补贴、临时救助信息,保障了群众合法享有补助的权利,也能时时刻刻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新站镇爱河村、宝山村、保安村等31个村均公开了“领代办”制度及流程图、村集体人员组成、村规民约等信息,注重制度公开,公开一系列村内规章制度,确保村务信息的公开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新农街南大村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集中整合,村级资金发生额及余额表等信息,让村民对村发展管理情况有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
民主街长安社区以群众生活保障为己任,不仅集中公开了便民服务电话,还公开了“家庭医生”、管辖民警等宣传信息,为居民生活、就医、安全等领域保驾护航。(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