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阿克塞:法暖情长,共画“同心圆”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我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
5月22日,“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稳实践”全媒体主题采访第二站来到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央媒体及省内主流媒体共14家新闻机构的记者走进阿勒腾派出所、走访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参观民族新村社区,深入了解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在开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特色亮点。
图片
草原深处温暖的灯塔
坐落在巍峨的当金山脚下的阿勒腾派出所,在夕阳的照映下肃静中带着温暖。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3.4摄氏度,条件异常艰苦。“春天一身沙,夏天一身泥,秋天一身蚊,冬天一脸霜。”是阿勒腾派出所民辅警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草原深处温暖的灯塔——这是辖区群众和游客对阿勒腾派出所发自内心的称谓。
随着“甘青旅游大环线”的兴起,辖区海子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但是因游客不熟悉地理环境,一些车辆深陷沼泽,身处险境,因地广人稀,方圆百里无人烟,派出所就如同草原深处的灯塔一样,成了游客唯一可以依靠的希望。阿勒腾派出所自建所以来,先后挽救了50余人的生命,共救助游客180余次,收到北京、上海、湖南等地游客的锦旗、感谢信20余件。
图片
“我们以‘忠诚铸就警魂,创建平安辖区’为目标,锻铸‘八无’品牌。” 阿勒腾派出所所长张峰说,8年来,派出所保持着零违纪和涉警案件零发生的纪录,多次受到表彰奖励。近年来,阿勒腾派出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为民服务延伸到草原深处及牧业生产前沿,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入牧民家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爱民助民活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年间,派出所共救助牧民群众150余次,挽回财产损失200余万元。
据介绍,阿勒腾派出所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相结合,民辅警以接处警、马背巡逻等工作为契机,深入各村各户常态化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采取“四位一体”(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律师事务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到早预测、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对牧区草场主、承包户、雇工的基本情况和牲畜数量、特征以及坐标、经纬度建立了基础档案,对辖区内的工矿企业,实行网格化分片管理的模式,实行民警包抓。
解锁基层善治“密码” 
“累计‘吹哨’35次,召开分析研判会议10场次,接待来访群众92批(次)210余人,受理各类群众诉求及矛盾纠纷92件,已解决92件,调解成功率100%……”这是记者走访阿克塞县综治中心采访时获悉的一组数据。
近年来,阿克塞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指挥部作用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平台作用,以民族团结进步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图片
为凝聚各类资源,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板,阿克塞县综治中心按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原则,先后整合了法院、信访、司法行政、劳动仲裁等部门力量,打造了“一厅九室七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让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处”。
此外,阿克塞县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共划分综治网格24个(农村网格11个、城市社区网格12个、专属网格1个),配备了专职网格员24名,辅助网格员数名,依托综治网格整合了信访、民政、卫健、应急指挥、市场监管等各类资源,实现了“多网融合”“一网统管”,同时吸纳了楼栋长、巷道长和单位楼栋办公室负责人等,建立了289个微网格,着力搭建“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做、难在格中解”的工作格局,真正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做到“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干群心连心”。
面对地广人稀、部分地区无网络信号覆盖等现状,阿克塞县还创建了“马背上的网格蓝”队伍,网格员骑马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扩大工作覆盖面的同时,帮助农牧民群众办理了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3年以来,‘马背上的网格蓝’队伍累计处理过各类矛盾纠纷30批22人次,解答群众咨询200余条,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12次,开展安全教育17场次,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阿克塞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岳延杰说。
图片
有事就找“好大姐”
“有事就找‘好大姐’。”在阿克塞县民族新村社区,谁家有了矛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好大姐”纠纷调解室。
为深入开展家庭婚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民族新村社区成立“好大姐”纠纷调解室,耐心细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的大事小事。同时,利用“好大姐”良好的群众基础,民族新村社区与阿克塞县司法局、县妇联、县公安局等共驻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法律知识、公序良俗、防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图片
“坐下来一杯茶,有啥事,慢慢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工作中,“好大姐”调解员通过法理、情理向当事人以双语形式做好解释说明,依法、依德调解矛盾,解决群众困难。据了解,自“好大姐”矛盾纠纷调解室成立至今,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件,其中邻里纠纷35件,婚姻纠纷13件,家庭财产纠纷8件,调解率达100%。
此外,民族新村社区还通过召开政协协商议事会,让居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实实在在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题,并给居民群众带来便利,营造“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基层协商议事氛围。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