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拼经济·二季度正攻坚丨外贸出口再加码 济源首单TIR运输出口货物发往阿塞拜疆

图片
  本报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通讯员 程光)5月23日,记者从济源海关获悉,济源首单TIR运输出口货物日前启程,从新郑海关施加铅封后,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将跨越哈萨克斯坦和里海,最终到达目的地阿塞拜疆。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具有通关手续前置、周转速度快、性价比高等特点。为推动地方更多外贸型企业享受到TIR的红利,济源海关通过大数据筛选等方式,建立了地方外贸企业精细化分类调研表,全面汇总地方外贸企业进出口商品、贸易国家地区、运输方式及物流需求等基本信息,为外贸企业定制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与新郑海关密切联系配合,联合制定通关监管方案,融合北斗卫星定位、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动态跟踪监控车辆运行轨迹,构建起“属地+在途+口岸”监管场景,保障运输流程节点全程顺畅,实现出口货物“门到门”“点到点”运输。
  此次济源首单TIR运输出口货物方河南华森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桂营介绍:“此次通过TIR系统发往阿塞拜疆,预计将节约5天时间。”
  各种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助推济源外贸持续向好。济源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济源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达151.8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省增速41.1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二位。下一步将重点围绕金属轧机及配件、石油钻探器械及配件、金属型模、卫浴产品、日用陶瓷餐具及塑料制品等行业,积极引导更多企业适配TIR国际运输出口,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