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套娃”收费治理见成效,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为用户操作做“减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视“套娃”收费、“看电视难、看电视烦”成了电视用户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8月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三大领域开展了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即“双治理”工作。
在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展示了“双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经过数月的努力,实现了“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治理目标。尤其是“重温经典”免费内容频道的推出,促进了电视大屏用户的回流,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理电视操作复杂问题上,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了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这款仅有一般手机大小的微型机顶盒,解决了电视机机顶盒分离导致的连线多、不美观、操作复杂等问题。
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表示,接下来,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将逐步推进规模商用,另外,在研发过程中就有考虑过“控成本”这个问题,基于目前的样机,未来如果进入规模化量产,制造商生产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的成本和现有的机顶盒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双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据了解,“双治理”工作共成立了两个工作组,一个是治理电视“套娃”收费的工作组,另一个是治理电视操作复杂的工作组,两个工作组的工作,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都有参与。
“套娃”收费工作方面,经过工作组的治理,收费项目精简了不少,具体来看,收费包减少了,收费标准降低了,此外,收费流程也得到了优化。以收费包为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158个单位进行了整改,涉及的终端设备有5.56亿个,整改前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三大领域的收费包共2766个,整改后的收费包则降至701个,收费包压减的比例超70%。
降低消费者观看节目成本的同时,本次治理工作还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免费内容。全国有线电视开设了“重温经典”频道,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均加强了优质免费内容的供给。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全国33省市有线电视首页已经上线了“重温经典”专区。“重温经典频道的推出,对用户回流有明显的效果。”刘建国表示,从后台监测的数据来看,该频道开办以来,已经拥有超过4000万的用户。
电视操作复杂的治理方面,工作组主要从开机默认看全屏直播、交互主页直播窗口面积大于40%、交互主页突出新闻专区、开机时长不超过35秒四个方面入手,解决有线电视、IPTV“看电视难”的问题。
治理之后,开机直播变得更加标准化了。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实现开机就能看直播的有线电视用户目前已达9249.5万、IPTV用户达1.92亿,具备升级条件的终端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电视界面优化后,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治理后的电视页面在导航栏、首页首屏节目推荐位等位置都清晰标注了收费情况,用户在点进节目之前,就知道是否可以免费观看该节目。
“双治理工作”实现了“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治理目标之后,下一步将如何走?
在治理电视“套娃”收费方面,为了巩固第一阶段的治理成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进一步规范电视大屏业务,工作组牵头制定了相关行业规范,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也正开发自动化监管系统,为保障治理成果长期有效提供助力。
对于自动监管系统,刘建国对第一财经表示,会在线网电视中部署一些采集机器人,该系统会对各运营平台设立收费包的情况要进行监管,合规的收费包要在系统内进行备案,同时,还会对线网电视中的运营页面进行远程监测,从而避免乱象的反弹。
新型机顶盒为消费者做“减法”
在治理电视操作复杂方面,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的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解决了电视机操作复杂等问题,未来,则要实现电视与机顶盒的一体化。
图片
从外观来看,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的体积与一般的智能手机相当,重22克,可直接插在电视机HDMI接口上使用,隐藏在电视机背后,并通过电视机USB接口供电。相比旧版机顶盒的线路众多,体积较大的特点,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小巧美观,能够提升家庭布局布线美观程度。
从使用角度来看,插入式微型机顶盒采用统一的IP接口,可在全国范围内全部有线电视和IPTV网络环境下使用;采用相同的硬件配置和统一的操作系统软件,可承载有线电视和IPTV的全部现有业务。值得注意的是,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还支持4K超高清业务,支持AVS2、HDR vivid、Audio vivid等自主音视频标准;此外,搭配广电总局组织研发的“红外、蓝牙、星闪三模新型遥控器”,可以通过一个遥控器同时控制电视机和机顶盒,简化了用户操作。
刘建国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插入式机顶盒以及新版的遥控器就开始了调研分析工作,联同制造商、运营商等各方确定了最后的技术方案,研发团队有上百人。
那么,插入式机顶盒的研发工作解决了哪些难点?刘建国表示,有线电视和IPTV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不同的,新的机顶盒要做到两种技术的兼容,另外,还要实现新旧机顶盒的平滑过渡,所以技术团队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此外,因为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体积变小,对散热的要求也就变得更高,为此,技术研发团队先后开发了两个版本,最终解决了升温和稳定性的问题。
研发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刘建国表示,目前的计划是,本月底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将定版,6月份将在7家运营商内做小规模的试验,每家运营商将邀请35名友好用户进行试用,进一步征求用户在试用过程中的意见,从而进行技术上的修改完善。“希望能尽快实现规模商用的目标。”刘建国说。
对于最终的产品定价,刘建国表示,在研发过程中就有考虑过“控成本”这个问题,希望不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基于目前的样机,未来如果进入规模化量产,制造商生产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的成本和现有的机顶盒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刘建国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机顶盒的最终研究目标是实现电视和机顶盒的一体化,实现这个目标,目前除了技术上的难点,还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管理协调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来看至少包括电视机厂家、三大运营商,以及播控平台,而这种多主体收费的现象,也是“套娃”收费乱象的来源。
在刘建国看来,目前“双治理”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相信在接下来第二、三阶段的工作中,一条关于实现电视机和机顶盒一体化目标的路径将逐渐被摸索出来。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