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人而言,困难就是用来战胜的

作者:苏健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01
提起困难,大多人大抵会眉头一皱,本能的抵触。的确,困难无处不在,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大到党、国家和军队,困难总是与我们如影随形。
当我们回望党的百余年历史征程,对取得的胜利与辉煌已不陌生。同样,我们对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不陌生——
1921年6月29日,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
这5个圆圈,代指的是“共产主义者”。这没敢写在纸上的5个字,恰恰是当时反动派当局搜查的重点。但此时,这个初生政党面临的最大困难,其实不是敌人的搜捕,而是如何改变这个民族“像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的痛苦与灾难”。
图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产党人惨遭屠戮,血流成河。大批领导人相继遇害,党员数量由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工农奋起的潮流险被湮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踏上漫漫长征路,湘江之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
且不多说当年干革命的生死考验,就论改革开放的历程,无论是在春寒料峭中推广联产承包,还是深圳特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再看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哪一项是通衢大道?何时又轻松过、容易过?
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世界历史上,从未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02
困难虽然是避无可避的,但如何面对困难却决定着我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在困难面前,无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悲观、被动应付;另一种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意味着勇敢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这种心态能够使我们正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之道;而如果面对困难一味消极逃避,就会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取得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图片
​刚刚过去不久的5月12日,一条16年前汶川地震时15名空降兵勇士的视频再度刷屏。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面对未知的困难,15勇士义无反顾,从近5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空降震中地带,打开空中救援通道。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屡屡贯穿于我党我军长期的奋斗历程。
为了祖国人民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喊出了“三个不相信”的战斗誓言,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发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为了摆脱核威胁、核讹诈,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远赴大漠深处,以板房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甘做隐姓埋名人......不论是流血的牺牲,还是发展的阵痛、自然的考验,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从不畏惧低头、从不退缩逃避。
图片
​有句话说的好,那些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网络问答平台上的一个高赞回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苦难像是一个试炼,通过的人就可以获得另一种力量。”
的确,当我们敢于直面困难挑战的时候,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变成一种磨砺、一种淬炼,在历经困难的洗礼后,就会展现出来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是我们党在历史上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中不断锻造出来的优秀品格。
03
我们常说,难走的路是上坡路。
今天,我们向党和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在仅剩三年的冲刺中,我们面临的不是一条因循旧例就能畅通无阻的坦途,前方风雨晦暝,风浪何时袭来犹未可知。接近目标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背负风险乃至危机的艰险攀爬。
图片
​然而,面对目标任务,“难”就不干了吗?解决发展难题,“难”就不干了吗?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矛盾和问题就不存在了吗?感慨“为官不易”,干脆“为官不为”,责任心就放在一边了吗?
千难万难,畏难才是真难。多少刻骨铭心的失败,就败在该肩负重任时却溜肩撂挑;多少扼腕叹息的失误,就误在该挺膺而上时却退缩逃避。
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其中专门点到“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近期,军队各级广泛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不少单位纷纷起底查找官兵奋斗精神不足、担当劲头不够、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根源。“难”字当头,在当前的个别官兵中间,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任务推进,困难摆出一大堆,总想再等一等、看一看;落实工作,经常这也怕那也怕,唯恐给自己惹来麻烦。畏难情绪所及,自然是精神状态低迷,工作难以推进。
图片
​千难万难,攻坚克难就不难。人民军队的征程上,哪一代人轻松过,哪一代人容易过?当年,“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在《鼓起劲就干得了》一文中说:“‘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任何困难,都在他们面前低头了。”正是“横下一条心”,拿出一股子气,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我们才一次次化难为易、化危为机,推动这支军队不断由大向强。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这才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面对困难的基本态度。对于前行途中遇到的每一个具体的困难,我们都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讲究对付的方法,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将它们彻底解决掉。
莫道前路多险阻,惟有奋斗!
纵有关山万千重,且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