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年,从5%升至50%!新能源汽车终于扳倒了燃油车

如果让我们回到三年前,恐怕很多人还都在争论: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取代燃油车。因为那个时候,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长、配套的充电设备相对不足、安全性存疑、保费高、维修成本高等多个争议甚嚣尘上,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在不断争议当中徐徐发展向前。
图片
如今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终于对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背出了高下之分。继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燃油车,实现重大突破。 
很明显,从交付量的数据以及终端上线量的数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双双突破50%,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没有了补贴政策,只有汽车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产品力竞争,消费者的选择是根据自身需求的客观呈现,新能源汽车后来者居上,完全是新能源汽车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要知道的是,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用了10年时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才突破1%,从2016年到2019年,各种补贴以及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才突破5%,那么为何在最近这4年里,能让市场渗透率突破50%呢?
很显然,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对市场渗透率的推进作用居功甚伟。而推进这一市场渗透率的抓手:就是比亚迪全球独创的插电混动技术。
尤其是2020年比亚迪DM-I插电混动系统的推出,引起了巨大的观念革命和需求风暴,这种插电混动车型,既拥有电车的平稳性、加速感和智能化,又兼顾了节能性和长续航,让传统燃油车的优势荡然无存,也给整个消费市场认知电动汽车提供了平滑过渡,同时dm-i混动系统技术的推出,也让比亚迪一举销量腾飞。
图片
这也难怪今年3月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放言,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未来可能不止于此。仅仅2个月后,王总发言已成现实,从销售交付到终端上险,新能源渗透率双双突破50%。
其实,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燃油车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节能减排这单一特点上,还有就是在智能化方面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传统的燃油车因为受限于节能减排,在电子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开发相对比较落后,甚至说止步不前。但是新能源汽车因为拥有电池技术的加持,在整车的智能化、娱乐化、家居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各大汽车厂商对于推进这方面的创新乐此不疲,也正好满足了当下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变迁。
第三,新能源汽车在加速感、静谧性、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全方位的优势,全面碾压了传统的燃油汽车,也全方面超越了过去燃油车当中的豪华品牌汽车,这种降维打击带给公众的认知变化,让很多消费者对待汽车消费观念方面不再执着于中外差别,而是回归到汽车本身产品力。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作用意义重大,是受到联合国所认可的。
图片
比亚迪20年来执着于新能源汽车,当然也收获了巨大的市场回报。首先,比亚迪搭建出来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这一体系促成了自身在研发周期、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多种优势,连带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让比亚迪形成的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等品牌矩阵,共推出30余款车型,覆盖了5~150万的价格区间,构建出了完备的产品体系。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双方渗透50%,是比亚迪的引领作用的结果,也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回报,相信未来比亚迪继续引领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让新能源汽车加速全球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