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希坠机首份调查报告背后,藏着伊朗人的太多无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屠晨昕
图片
5月19日,伊朗和阿塞拜疆在阿拉克斯河上修建的第三座大坝揭幕后,莱希乘坐的贝尔212直升机起飞。随后就发生了坠机事件。图源:视觉中国
导致伊朗总统莱希罹难的直升机坠机事故,终于有了第一份调查报告。
据央视新闻5月24日报道,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首份已故总统莱希及其随行人员乘坐的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直升机按计划航线飞行,并未离开指定航线。
直升机事故发生前约一分半,事故直升机的飞行员与该飞行组的另外两架直升机进行了沟通。
坠毁直升机的其余部件中没有发现弹痕或类似情况。
坠毁的直升机在撞山后起火。
图片
5月20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坠毁直升机残骸画面。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由于地区情况复杂、大雾、气温较低,搜救行动延长并持续了一整夜,并于5月20日凌晨5时在伊朗无人机的帮助下,准确定位了事故位置。
塔台与机组人员的谈话中没有发现可疑情况。
由于这次空难发生得太过突然和意外,而且导致了十分严重后果和影响,事故一发生,外界就出来各种猜测。那么从现有的官方调查结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事实?潮新闻记者采访了《航空知识》主编、中国科协首席传播专家王亚男,以及知名时事评论员宋忠平。
图片
2022年8月14日,阿根廷航展上,贝尔212进行飞行表演。图源:视觉中国
复盘现场:太轻太小的总统专机如风中飘萍
首份调查报告称,坠毁的直升机在撞山后起火。对此,王亚男进行了一番详细复盘。“莱希总统所乘坐的是美制贝尔212型直升机,其主油箱位于乘员舱的后部。如果直升机是正面撞击山体,一旦油箱破裂,燃油会在惯性作用下向前喷溅抛洒,如果遇上涡轮轴发动机残留的高温,以及运动部件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起火燃烧。这就降低了乘客的生存概率。”
“同时,如果撞山时直升机飞行时速在百公里以上,剧烈的撞击本身也会对机上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再加上救援人员到达又相对迟缓,机上乘客生还几率就非常非常渺茫了。”
关于是否遭遇了武器攻击,王亚男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武器攻击会留下弹片穿孔痕迹和火药爆炸的残余物。“坠毁直升机的其余部件中没有发现弹痕或类似情况,排除了此次坠机为外部武器攻击导致的可能。”
图片
2015年5月20日,一架米-171在莫斯科HeliRussia2015国际直升机展上飞行。图源:视觉中国
而据宋忠平透露,此次一行三架直升机,另外两架是俄制的米-171,也遭遇了同样的恶劣天气,却平安返航。宋忠平认为,很重要一个因素在于米-171比贝尔212大得多也重得多。“米-171的最大起飞重量能够达到13吨,而贝尔212只有6吨左右,前者的动力也比后者强劲很多。直升机越重,它抗气流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在恶劣气候中的可操控性就越强。”
伊朗总统为什么要选择美制的贝尔212作为专机?对此宋忠平解释说:“美国直升机的舒适性、人性化会做得好一些,噪音小、振动小,乘坐比较舒适;而俄罗斯直升机相对来说比较皮实耐用,但是噪音大、振动大,乘坐不舒服。”
根据掌握的现有情况,宋忠平向潮新闻记者还原了事故现场——三架直升机编队飞行,突然遇到云团。两架米-171很快就拉出来了,飞到云团之上。但是贝尔212太轻了,动力也弱,被困在云团的强气流中东摇西晃,拉了半天拉不上来,最终在团团大雾中一头撞山。
王亚男认为,整个事件目前调查方向还是要集中于直升机对于航线的掌控上,以及在低温、大雾的情况下,以及直升机的防冰除冰系统是否正确发挥了功效。还有,这架老龄直升机的动力系统是否在坠机前发生过异常。
图片
2020年10月23日,澳大利亚悉尼,一架贝尔412(贝尔212的四旋翼改进型)在进行灭火和援救服务展示。图源:视觉中国
溯历史:该系列直升机已在伊朗飞了近50年
失事的贝尔212这型直升机是什么来头?
宋忠平评价说,“贝尔212是一款设计得非常好的直升机,它源于1956年首飞、大量应用于越南战争中的UH-1直升机,于1969年首飞,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被大量使用。不过,现在它实在太老旧了,早已被新型号所取代。
由于伊朗境内多为高原山地,地面交通不便,因此伊朗对于直升机这种交通工具的需求非常旺盛。
据军事作家王若鸿介绍,伊朗采购美制直升机的历史始于从1970年代的美伊蜜月期。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合作,1972年签约采购287架当时最先进的贝尔214A直升机,于1975年开始交付。1976年起,伊朗在贝尔的技术支持下在本国建立贝尔直升机的组装生产线,组装350架加长双发型贝尔214ST。
但随着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新生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美国反目成仇,双方的几乎所有合作项目也全部终止,贝尔撤回了所有技术人员。不过,贝尔公司留下的设备及为伊朗培训的技术人员,为后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自己的直升机工业打下了基础。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利用一切机会采购贝尔直升机,找到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该公司与贝尔有长期深度合作关系——当贝尔推出新机型,上代机型就授权给阿古斯塔生产。伊朗以民用名义从阿古斯塔采购也能规避美国制裁。此次发生坠机事故的贝尔212就是伊朗采购自阿古斯塔的数百架直升机中的一架。
据外媒透露,已查到这架失事贝尔212的生产编号,是1994年由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生产的,至今也有30岁“高龄”了
按理说,该机被改装为要人专机,应该会得到最高标准的维护保障服务。“这是一架机龄较长而且是重载的直升机,机上搭载了8人。贝尔212最大额定载员是在10人以上,但考虑到机龄老化,它的动力很可能出现不足的现象。”王亚男分析说,如果在山地飞行中遭遇恶劣气候,同时动力下降以及旋翼结冰导致动力不足,很可能是飞行员试图拉升高度时直升机难以越过高耸的山峰,导致坠机悲剧的发生。
图片
5月22日,伊朗为总统莱希等直升机事故遇难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图源:视觉中国
回答疑点:最大可能就是一次偶然事故,阴谋论不靠谱
事发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外媒提出了多个疑点,比如——此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本来是坐另外一架直升机的,起飞前才临时改坐莱希这架;出事直升机安装有三种信号发射手段,但出事时没有信号发出;以色列作战室提前三个小时在社交媒体发布神秘的直升机符号;伊朗方面也没有预报出航线上有恶劣天气等等。
对此宋忠平认为,很多观点真的只是阴谋论。“外长和总统坐一架专机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都主管外交,抓紧时间聊一些事情一点都不奇怪。”宋忠平告诉潮新闻记者,“至于云团没有预测到,这个很正常。因为山里面的气候是小气候环境,瞬息万变,想要非常及时准确地预报,这是谁都做不到的。
“所谓的信号发不出来,大家想想看,直升机在大雾天气里,能见度极低,突然撞山是发生在一瞬间,飞行员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宋忠平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此次坠机就是一次偶发事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很多阴谋论没有直接的证据,都是不靠谱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