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手机变砝码 “鬼秤”立现形

“来来来,麻烦你们帮我称下手机多重。”“手机变砝码这个主意好,比专门带个弹簧秤出门方便。”……5月24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计量院联合举办了“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活动。
图片
计量人员帮助市民把手机变砝码
“鬼秤”惹人厌
消费者购物需要称重时,最怕商家在秤上做手脚,也就是俗称的“鬼秤”。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电子计价秤常见的作弊方式包括:托盘出售法、冲击力法、四舍五入法、密码作弊法、按键作弊法。
比如密码作弊法,此类秤出厂时已具备作弊功能,在秤上无任何加装的东西,开机后通过输入密码或按组合键进入作弊模式,关机重启或按相应键又能恢复正常。按键作弊法,则是将操作面板上的“置零”或“累计”键改装为作弊开关,在机内两侧加装磁性作弊开关,用遥控器操作作弊等,此类方法技术含量高且较为隐蔽,一般难以发现。
图片
手机可作为砝码检验称重是否准确
手机秒变砝码
“鬼秤”该如何防范呢?手机变砝码就是一个好方法。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把自己的手机放在检定合格的电子秤上,南京市计量院的工作人员在贴纸上记录下手机重量与称重日期,并张贴在市民的手机上,手机便可秒变砝码。
“以后称重前先称下手机,就知道秤准不准了。”一位周先生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新闻里看到过,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用上了,“以后手机既能支付,还能校验秤准不准。”“这个方法好。”另一位刚刚贴上贴纸的林先生说,以后买菜前就先称下手机。“您要是换手机壳,就得重新称重了。”工作人员还不忘提醒来往市民,手机壳里夹了东西,重量也会有变化。
图片
市民展示可作为砝码使用的手机
加强强制检定
“鬼秤”不仅让消费者蒙受损失,更破坏市场秩序。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持续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今年截至5月23日,已巡查317家集贸市场1281家次、商户8437户次,同时巡查其他商户2955户次。全市各区局共查处电子秤计量违法行为225件,立案75件。
此外,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国首创了电子秤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子秤上张贴专属二维码,一线监管人员通过扫二维码现场获取电子秤检定时间、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全市317家集贸市场电子秤运行一“码”统管。并通过加大每日巡查督查力度,将消费者投诉以及每日巡查中发现的有问题的电子秤,以及未检定的电子秤,统一送至市计量院检定,今年以来,已检定发现不合格电子秤505件,其中作弊秤86件。
多部门联合严打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主动联合商务、公安、城管部门,对计量纠纷较多的市场商超、“夜市”开展联动检查,对于“作弊秤”“问题秤”以及“缺斤短两”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并加强作弊秤的溯源追查,查处秤具销售点的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对于市场主办经营者不履行规定义务的,按照《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进行整改处罚。市场主办者、场内经营者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涉嫌人身攻击等暴力阻碍消费维权的,由属地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大众共同监督
为了净化市场环境,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向消费者宣传识别“鬼秤”的基本方法,并引导消费者充分发挥公平秤的作用,维护自身合法合法权益。
“手机变砝码等举措,也便于消费者监督,可随时随地发现作弊秤。”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聘请一批党员志愿者、热心人士等担任市场监督员,培训一批专业的计量监督员,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诚信计量社会共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