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幻最佳,脑洞大开!

法国动画电影《火星特快》,或许是今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幻片。
图片
一方面,它凭借大胆新颖的科幻设定,让观众目不暇接,啧啧称赞;另一方面,它又以极为简省留白的叙事风格,颇具思辨意义的主题,令人遐想联翩。
图片
本片在豆瓣上拿到了7.9分,在IMDb上为7.5分,说明了它在科幻类型领域表现不俗,但仍没有令观众完全买账。但它在烂番茄新鲜度上高达100%,23位专业影评人全都给出好评,魅力可见一斑。
影片故事的展开方式同样不拘一格,用两段看似不相关的悬疑桥段,折射出这个未来世界的诡异冰冷。
第一幕中,伪装成警察的杀手,在狠辣地拧断女孩脖子后,扫射了一只机械猫。但他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目标,藏在浴缸里的另一个女孩——周珺。
图片
紧接着第二幕,两位主角——艾琳和卡洛斯,冒充买家,假装找黑客高手罗伯塔破解机器人,实则想要逮捕罗伯塔。由此,两方在高楼外上演了一段精彩刺激的追逐戏。
暗杀,机器人,黑客破解,以及惊险逮捕,成了《火星特快》留给观众最初的印象。而这两桩事件中的角色,全都是被操控的棋子,更为庞大且隐秘的巨手正提着木偶线,打算让这些人或机器人走向毁灭。
图片
有过从军经验的艾琳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伙伴卡洛斯是相处多年的战友,但他早在五年前就已去世,发达的机器人技术和成熟的AI手段,让卡洛斯的生前意识得以保留,并和机械体合二为一。
两人本来接了一单生意,奉商业大鳄罗杰克之命,前往地球逮捕女黑客罗伯塔。等艾琳返回火星殖民地后,却意外发现,罗伯塔已经获释。
就在艾琳怒气冲冲,一头雾水之际,新生意找上了门。女孩周珺神秘失踪,经过艾琳的一番调查发现,周珺在失踪前,和一个突然暴走的机器人关系密切。随后不久,周珺的室友便惨遭毒手。
图片
调查越是深入,艾琳越是陷入迷局,不管是她之前逮捕的罗伯塔,还是正在寻找的周珺,都和所谓的“接管程序”有关。
简单来说,即便是本片中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仍然逃不了很多既定规则,譬如不能攻击人类等,且所有机器人都会受到约束。
而“接管程序”一旦在机器人群体里扎根,他们将会被某人接管,成为游离在人类社会之外的潜在危险。
图片
研发“接管程序”的罗伯塔,以及间接操控“接管程序”的周珺,都是被用之即弃的棋子。至于全程寻找她们的艾琳和卡洛斯,更是被财阀们利用的工具。
与此同时,《火星特快》也通过艾琳、卡洛斯的调查,向我们揭露这一未来世界的可怖细节。
譬如地球早已环境恶化,人满为患,加之机器人代替了大量人类的工作岗位,促使人类大闹罢工潮,极端仇视机器人群体。
移居到火星的人类,尽管生存空间相对余裕,但阶层差距仍旧巨大。
图片
比如在上流学校就读的周珺,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失业,她不仅得“出卖大脑”,在“大脑农场”里当苦役,而且,还用自己的意识和身体复制出了合成体机器人,让其在夜店里成为性工作者。
至于第一批搬到火星的殖民者,他们完全享受不到舒适宜居的环境,只能在暗无天日的地下通道苟且度日。
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在仅仅85分钟的时长里,《火星特快》就将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尖锐矛盾、阶层差异的巨大落差、人性异化后的心理困境,极为密集地摆在我们面前。
当然,导演兼编剧杰里米·佩林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更想将自己对赛博未来的诸多设想,全都灌注其中。
人与人,或者人与机器人之间的通话,不再借助实体手机,更不用开口说话,而是通过植入芯片,开启“心灵通话”。
图片
车辆不但实现无人驾驶,而且一旦发生严重事故,瞬间膨化的安全凝胶替代了安全气囊,连子弹都无法射穿。此外,路面也都由显示屏构成,事故车辆所在的路面,会显示警戒,令其他车辆安全躲闪。
诸如此类的科幻设定,在片中不胜枚举。
尽管丰富的想象力,让《火星特快》拥有完整的世界观架构,并且引人深思,但过度密集的信息量,同样令本片略显紧凑,不少影迷在看第一遍时,很难在厘清线索之际,还能兼顾画面的繁杂细节。
图片
比如艾琳和卡洛斯进行“心灵通话”,梳理暴走机器人的来龙去脉时,画面中却是各种猎奇的情色场所,无声地控诉人类对合成人群体的性剥削。
除此之外,《火星特快》另一个让人困惑之处,是电影的结尾,机器人们在被植入“接管程序”后,明明可以反抗人类的压迫,却集体走向飞船,前往未知的太空深处。
这种既没有强烈的戏剧张力也没有鲜明的正邪对峙的结局,看似违背电影叙事的一般走向。可通过机器人领袖所说的那句“不是人类要摆脱我们,是我们要离开他们”,就能隐约发现,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极具辩证色彩。
图片
表面来看,处于下位者的工人,因为嫉恨机器人抢夺工作岗位,巴不得后者离开;而居于上位者的财阀,由于研发出有机机器人,自然可以无所顾忌地抛弃传统的机器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想要抢夺“接管程序”,从而将机器人们扫地出门。
可实际上,从那位暴走的机器人在墙壁上画画,并建造太空飞船来看,他们在“接管程序”的帮助下,意外地获得觉醒,并由此逃离人类世界。
这其中折射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和自私,也是对机器人可能具有的更高级的思维和情感模式的认同。
图片
整体来看,《火星特快》和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人工智能》的主题并不相同,它虽然也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但它更多是在勾勒未来世界的复杂样貌,以及机器人发展的多种样态,并暗暗发问:人类和机器人,到底谁才是文明的出路?
较为可惜的是,本片囿于时长篇幅,无法像《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和《万神殿》一样,用更为细致清晰的情节,延展创作者的诸多构想。如若《火星特快》今后能再出一部衍生剧,自然是科幻影迷的一大快事。
花无宴
责编 柴颖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