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鹤楼建成仅39年,门票却要70元,为什么游客还是那么多?

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渺渺千帆尽,滔滔碧浪东。”就像故宫之于北京,东方明珠之于上海,只要镜头扫过黄鹤楼,就知这是武汉。“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黄鹤楼是武汉当仁不让的地标建筑,盛享“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图片
黄鹤楼既年轻又古老。公元223年孙权在这里建夏口城,依山傍江,高观枕流,在黄鹄矶设瞭望塔,从那时算起,黄鹤楼有1700余年历史。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本楼建于1985年,至今不过39年,连老建筑都不算。它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甚至早已不在最初的位置;它的雕梁画栋也不再是木构榫卯,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
图片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扬州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图片
一座黄鹤楼,几多千古绝唱流传。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咏黄鹤楼诗词有千余首,楹联近千副,文赋过百篇。前赴后继的文人骚客来到这里,或观潮听涛,怡神清兴,或聚酒酬唱,遥吟彼和。一座因军事而生的江边高楼,经过千余年文化的浸润,变得风华雅韵起来。
图片
实际上,唐朝的崔颢、李白所游览的黄鹤楼也是唐朝刚重建不久的。这并不影响他们写出吟诵出那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千年来黄鹤楼屡废屡修,从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到1985年当代黄鹤楼重建开放,黄鹤楼曾在武汉这片土地上消失过101年。
图片
如今,巍然屹立于蛇山之巅的黄鹤楼,长江大桥上的铁路和公路分别从主楼的北边和南边通过,这座千年地标建筑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今人参观欣赏黄鹤楼,与其说在看建筑,倒不如说在瞻仰这与城市命运休戚与共、相伴相生的文化意象。只要诗还在,黄鹤楼就得在。
图片
因此,就算门票要价高达70元,纵使这座钢筋水泥搭建的年轻建筑里装了电梯,每逢节假日黄鹤楼依旧是武汉乃至全国最拥挤的景区之一。就算明知会在景区里被挤得动弹不得,也不妨碍人们把“来武汉不去黄鹤楼等于白来”的信条挂在心头。
图片
登上立于城市高地的黄鹤楼,才知道什么是“极目楚天阔”。放眼望去,周围有代表近代的鄂军都督府红楼(辛亥革命纪念馆),有代表当代的长江大桥和对面汉阳的龟山电视塔,当然还有代表古代的黄鹤楼...古往今来的地标建筑在视线里同框,城市的沧桑变迁仿佛被融汇到了一个画面里。
图片
那么,大家去武汉会选择进到黄鹤楼景区内游玩吗?之前进去参观过的朋友,体验感受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