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虑剧本”营销说不

何莎莎 文
“人到中年,哪有那么简单?”“不敢旅游、不敢失业、不敢生病,甚至不敢结婚生子。”“我们这一代,被掏空了钱包进入负债模式,已经没有退路。”“35岁之后,我失业了。”“现在这种形势,大家还是多做点准备吧。”……
相似的台词、逻辑,甚至完全复制的“剧本”,在不同的端口频繁上演着。
它们要么唱衰经济的未来,夸大生活中的困难,要么从年龄、情感、工作等层面精准散播负面情绪,有的则从经济大势、财经热点等角度渲染悲观情绪。总之,这些内容通过夸大风险、增强情绪、制造恐慌的方式博眼球、吸流量,而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卖产品。
焦虑营销,这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新鲜的事物。一些自媒体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社交端口,通过向大众讲述虚假、极端案例,营造压力环境,从而达到博人眼球、收割流量的目的。这种营销,甚至可以结合具体受众特点,炮制出属于这个群体的专属焦虑。
比如某些以政经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号,其受众多为受过高等教育、家庭收入以薪资为主的成年男性。于是乎,这类自媒体号就从中年男性的“痛点”切入——房子高位入手导致的亏损、家人大病高昂的治疗费、中年随时被辞退的风险,甚至于孩子未来的教育、自身未来的养老等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
事实上,尽管有些是我们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焦虑。不论是卖理财产品、保险产品、住宅公寓,还是卖早教课、健身课,凡此种种,只消将极端案例一般化、复杂因果片面化、现实问题扩大化,就必然能够瞄准一部分人的情绪点,并以此收购流量,最终达成营销的目的。
对读者、网友而言,这些构建在片面、夸大甚至是虚构基础上的焦虑制造,一旦形成规模,则会进一步对社会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而对于市场,这种焦虑营销则破坏着正常的竞争环境——法规明确不允许贬低竞争对手,但它们却通过压低公众情绪,来实现销售,这显然不合法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而知微研究院在《舆论场深度洞察报告》中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中,娱乐、社会情绪等议题仍最有传播机会,经济类与社会类同频变化,保持高位。舆论场中,社会类舆论环境始终呈现强度高、议题多的特点。这类舆论环境始终积累各类情绪,为多类舆情传播提供土壤。经济类舆论环境强度在相对高位,经济类议题有一定传播能力。该报告建议,在目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这类舆论及情绪需要被关注。
不可否认,焦虑的大面积出现,与片面夸大传播脱不开关系。这些自媒体利用广大民众“焦虑的力量”,借此卖出更多商品,谋求私利。这些贩卖焦虑的文章在自媒体平台上泛滥,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大V们的传播,由于其自身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因此对我国舆论场和市场环境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人有焦虑情绪很正常,但是当这些焦虑情绪被自媒体扩大后,本质上就是在一种极强传染性的情绪上叠加了快速传播的手段,更容易引起情绪的集体共振,影响人们的心态和情绪,进而导致社会情绪的变化。同时,焦虑营销以逐利为目的,往往只强调负面信息,刻意忽视正面信息,从而控制受众的信息获取,影响其价值取向。焦虑情绪的传播还可能导致人们在某些问题上形成极端观点,加剧社会群体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形成群体极化。
法制网舆情中心分析2023年度网络舆论场特征指出,在当下舆论场中,情绪共振和感情共鸣是推动网络事件发酵成热点舆情的决定性因素。
现实社会中面临风险、不确定性很正常,在自媒体的“焦虑剧本”营销下,部分网民往往会产生消极心态,其中负面情绪对舆情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多数热点事件出现了非理性情绪宣泄的现象,导致公众情绪存在被煽动、被扭曲以及被利用的风险。“焦虑剧本”营销下产生的非理性意见,更容易酿成争议性舆情风波,让社会理性的声音变得越发微弱。
当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正在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时,同时要肩负起新兴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正面引导网上舆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反映时代声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需要冷静和理性。对于自媒体焦虑营销的现象,我们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要看到别人“说风就是雨”。
对于这些贩卖焦虑的自媒体而言,其行为只为谋一己私利,却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正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卖产品,那就与消费者坦诚相待,以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真正价值,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自媒体、产品方和社会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