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是中国在欧洲的亲戚?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图片
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之一。然而,匈牙利在欧盟是非常特殊的国家,被称为“欧洲孤儿“。
图片
▲匈牙利的位置
首先,匈牙利周边的国家使用的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匈牙利语是欧洲为数不多的非印欧语系的语言。
图片
▲匈牙利语,欧洲腹地唯一的非印欧语系语言
其二,匈牙利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多数国家正好相反。匈牙利人姓名的排序和中国十分相似。
图片
▲匈牙利足球队长,按照匈牙利语叫法应该是索博斯洛伊-多米尼克
匈牙利人的祖先起源于东方的亚欧大陆交界处。匈牙利的英文名称为Hungary,与匈奴曾经的英语名Huns(现在使用汉语拼音Xiongnu)十分类似。因此,总有人认为匈牙利人是中国在欧洲的亲戚。
现代匈牙利于2004年加入了欧盟,是欧盟成员国中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欧盟议会实行成员国一致的原则。
近年来,欧盟屡屡提出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提案,匈牙利作为欧盟成员国,利用手中的否决权一票否决了包括人权问题、领土问题在内的诸多不利于中国的议题。
图片
▲匈牙利外长
那么,匈牙利和中国真的是中国在欧洲的亲戚吗?
一、从中国北方而来?
匈牙利虽然身处欧洲腹地,但匈牙利的文化和周边欧洲国家的文化格格不入,却和东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匈牙利人被认为起源于亚欧交界处的里海北岸到乌拉尔山一带。
图片
匈牙利的主体民族是马扎尔人,占据匈牙利人口的90%。
匈牙利的英语名称为Hungary,其国土核心区位于潘诺尼亚平原(多瑙河大平原)。
图片
▲多瑙河中游平原,即潘诺尼亚平原,匈牙利人的核心区
匈牙利人的核心区潘诺尼亚平原历史曾经是匈人帝国的土地。匈人的英语单词为Huns。Huns曾经也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现在使用汉语拼音Xiongnu)的单词。
似乎,“Hungary”好像是从“Hun”衍生而来的,匈牙利源自匈奴的这个说法应该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国际史学界对此却是争议满满。
秦汉时期,中国北方大漠地区居住着匈奴人。匈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名称,而是部落联合的总称。匈奴不断南下骚扰中原王朝。
图片
▲西汉时期,中国北方活跃的民族——匈奴
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西汉通过和亲的方式换取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从西汉汉武帝开始,汉朝对匈奴进行持续200多年的打击,公元46年匈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匈奴归附汉朝(东汉),与汉人或其他草原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图片
▲东汉时期,南匈奴归附汉朝
北匈奴长期拒绝依附中原王朝。
公元146年,北匈奴在东汉和南匈奴的夹击下西迁到中亚锡尔河流域。公元160年,北匈奴在中亚锡尔河流域再次被汉朝击败。这是中国历史最后一次关于北匈奴的记载。
北匈奴的下落一直以来是个谜。
图片
▲欧洲人想象的民族大迁徙
汉朝时期,亚欧大陆的西部主要存在两大势力——波斯帝国以及罗马帝国。
巧合的是,北匈奴消失后不久,亚欧大陆出现了一次民族大迁徙。其中一支叫做匈人的民族向西迁徙至欧洲大陆腹地,一直推进到罗马帝国的边境。
图片
▲罗马帝国时期,今天匈牙利的潘诺尼亚是罗马帝国的边境
根据罗马史书记载,匈人早年居住在亚洲西部的里海北岸,即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一带。
公元372年,匈人从里海以西进发,击败了在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阿兰人(白种人)。包括阿兰人在内的很多游牧民族被匈人征服后,追随匈人南征北战。
因此在罗马的史籍记述这样写道:匈人的贵族多为黄种人,而士兵为高加索白人。
图片
▲阿提拉的蜡像
公元375年,匈人兵临欧洲腹地。这里的居民原本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随着匈人席卷而来。日耳曼人南下逃难进入罗马帝国境内。
图片
▲鼎盛时期的匈人帝国
公元5世纪,有“上帝之鞭”之称的匈人王阿提拉(Attila)甚至将帝国的边境延伸到大西洋和波罗的海。匈人帝国的大本营,就是潘诺尼亚平原,即多瑙河大平原。
游牧部落本身缺乏有效的管理结构,因此匈帝国注定无法长久。
公元453年,阿提拉去世后,匈帝国迅速瓦解。匈人帝国的建立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匈人帝国灭亡后的23年,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亡。
图片
▲匈人王——阿提拉,外号上帝之鞭
匈人帝国土崩瓦解后,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后来都在潘诺尼亚平原建立短暂政权。
关于欧洲的匈人去向,也成为了未解之谜。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匈人部分迁回了里海北岸地区。也有历史学者认为,欧洲的匈人迁居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与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保加尔人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匈人退出欧洲大陆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甚至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埃兰人陆续在潘诺尼亚平原建立政权。但都没有长久。
真正在潘诺尼亚平原建立长久政权的是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
图片
▲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祖先)迁居路线。3为劫掠欧洲之前的位置
匈牙利人的祖先和匈人一样,原本生活在乌拉尔山地区。公元7世纪时,匈牙利人的祖先迁徙到里海北岸。
同一时期的中国北方依然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公元6世纪时期,突厥部落崛起,成为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最强大的一支。
图片
▲唐朝时期,中国北方被突厥占据。唐朝击败突厥,开启了新一轮民族大迁徙
公元8世纪时期,突厥汗国在唐朝的打击下退出蒙古高原,突厥的各个部落纷纷西迁至中亚、乌拉尔山地区。马扎尔人开始和突厥人有了接触。
公元9世纪时,马扎尔人和一些突厥部落在黑海北岸结成了一个名为On-Ogur (突厥语“十箭”-7个马扎尔部落与3个突厥可萨部落) 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逐渐演变为封建体制。
On-Ogur 这个名字被邻近的斯拉夫人读为Vengr,而其谐音即是今世尽人皆知的Hungary(匈牙利)。
图片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雕像
公元896年,马扎尔人在杰出领袖阿尔帕德的带领下,抵达了潘诺尼亚平原。
图片
▲马扎尔人进驻多瑙河大平原
当时,中欧地区的主要国家有日耳曼人建立的东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斯拉夫人建立的大摩拉维亚王国。
马扎尔人占领潘诺尼亚平原后,便开始了劫掠欧洲的历程,占领了诸多斯拉夫国家和德意志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公元906年,马扎尔人灭亡了大摩拉维亚公国。
公元907年,阿尔帕德去世,其子索尔坦继承了他的位置,继续带领马扎尔人劫掠德意志和拜占庭地区,甚至远征法兰西,完成了一次环绕阿尔卑斯山的大劫掠。
图片
▲马扎尔人的劫掠
匈牙利人自称Magyars,即马扎尔人。但其在欧洲的名字匈牙利人(Hungarian)以Hun开头,跟古代的匈人的名字Hun十分相似。Hun曾经也是中国的匈奴的代名词。
马扎尔人和匈人同样来自东方。因此,人们误以为是匈人再现。似乎匈牙利人、匈人和匈奴说不清的关系。
然而,匈奴和欧洲的匈人时间间隔近100年。匈人和匈牙利人之间间隔了500年。很难说明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后裔。
二、坚持自主
马扎尔人和匈人侵扰欧洲面临的对手情况却大不相同。匈人侵扰欧洲之时,西罗马帝国走向衰落。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战斗力较弱。
马扎尔人以多瑙河大平原为基地,侵扰欧洲之时,周边的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王国实力都十分强劲。马扎尔人一拳难敌四手。
在公元10世纪,匈牙利人遭受重创。公元935年,匈牙利人在列希菲德之战中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击败,停止了对欧洲的劫掠。
图片
▲奥托大帝,击败马扎尔人的劫掠的德意志英雄
此前,欧洲的匈人没有保持帝国在阿提拉去世后迅速土崩瓦解。马扎尔人则不同,马扎尔人建立了成熟的体制。
此次劫掠欧洲的失败让匈牙利人意识到单靠劫掠、游牧是难以长久的。匈牙利以多瑙河大平原为根据地,跟着斯拉夫人学会了农耕。匈牙利人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走向农耕。
匈牙利语“燕麦、黑麦“等关于农作物的词汇来源于斯拉夫语系,就是匈牙利人学习了斯拉夫人的农业文明之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例证。
图片
▲黑麦,匈牙利语的黑麦来自斯拉夫语族的捷克语或斯洛伐克语
与此同时,匈牙利人在劫掠欧洲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加先进的基督教文化。潘诺尼亚平原地处罗马教廷和拜占庭教廷的交汇点。匈牙利成为了罗马教廷和拜占庭教廷拉拢的对象。
图片
▲匈牙利王国,地处两大民族的交汇点,也是两大宗教的交汇点
匈牙利的周边,南方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是拜占庭教廷控制区之外,其余都是罗马教廷的控制区。
以日耳曼人为主导的罗马教廷封建体制更加完善,经济更加发达。因此,匈牙利人选择了罗马教廷。
公元1000年,匈牙利国王拉什特万宣布皈依天主教。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拉什特万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赐名斯特芬一世,匈牙利王国正式诞生。
图片
▲匈牙利加冕的王冠
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罗马教廷)和东正教(东罗马帝国),匈牙利成为天主教世界的一部分。
直到今天仍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匈牙利人信仰天主教。
当时的匈牙利王国面积广阔。不仅包括今天的潘诺尼亚平原,还包括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斯拉夫人聚居区。多瑙河为核心的潘诺尼亚平原是匈牙利王国的核心地带。
图片
▲1890年的匈牙利王国地图,匈牙利人聚居区为多瑙河平原
夹杂在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之间的匈牙利,时刻面临着两大民族入侵的危险。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匈牙利人在多瑙河中游左岸,以城堡山为核心,建立防守要塞,即布达。
多瑙河东岸的城市佩斯成为了重要商埠。与布达、老布达形成三足鼎立局势。
图片
▲布达的城堡山,匈牙利人重视多瑙河大平原的标志
刚刚步入封建制度的匈牙利人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于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为了实现国家的封建化,匈牙利国王采取了文化包容政策,允许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定居在匈牙利王国境内。
匈牙利境内除了马扎尔人外,还聚集了大量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德意志和斯拉夫风格的建筑在匈牙利拔地而起。
图片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建筑,偏向日耳曼风格
匈牙利人虽然在11世纪皈依了天主教,但匈牙利依然保留了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公元13世纪时期,就有匈牙利学者声称匈牙利人与匈人有血缘关系。
13世纪末期,匈牙利早期文献《匈人和匈牙利的功绩》 中,作者声称匈人和匈牙利人是兄弟民族。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多数欧美国家,例如德国、意大利都是姓在后,名在前。匈牙利却正好相反。匈牙利是欧洲国家唯一一个姓在前的国家。
例如匈牙利球星普斯卡什,按照欧洲普遍拼法是费伦茨-普斯卡什。如果按照匈牙利语叫法就是普斯卡什-费伦茨。普斯卡什是他的姓氏,费伦茨是他的名字。
图片
▲匈牙利球星普斯卡斯,按照欧洲人叫法是普斯卡什在后,匈牙利人叫法是普斯卡什在前
匈牙利人的服饰跟欧洲风格相距甚远,反而有很多来自东方的元素,诸如蕾丝花边和刺绣风格。
图片
▲匈牙利的民族服饰
匈牙利语虽然吸收了很多德语、捷克语等外来语种词汇,但主体上依然是欧洲腹地唯一的非印欧语系语言。
匈牙利所在的潘诺尼亚平原地处平原。这里一直以来是天主教核心区抵御外来势力的屏障。从匈牙利皈依天主教的几百年里,匈牙利作为天主教之盾,曾经抵挡住蒙古帝国(13世纪时期)和奥斯曼帝国(1562年)的铁骑。
1562年,匈牙利国王和奥斯曼帝国铁骑的战斗中身亡。匈牙利被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瓜分。
图片
▲匈牙利战败后,被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瓜分
此后,随着天主教势力逐渐占据上风,匈牙利于1699年被同属于天主教阵营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即奥地利)占据。
图片
▲1699-1867年,匈牙利全境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的
从17世纪到1867年,匈牙利人长期被日耳曼人国家奥地利所统治。
然而,面对外族压迫的匈牙利人是不屈的。从1562年国土沦陷后的几个世纪里,匈牙利人一直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图片
▲裴多菲领导的匈牙利1848革命
1867年,经过了匈牙利人的斗争,奥地利和匈牙利达成妥协,成立了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共同主导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匈牙利被提升到和奥地利同等的地位。
图片
▲奥匈国旗,左边代表奥地利,右边代表匈牙利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获得独立,成为民族国家。
三、匈牙利,一直力挺中国
关于匈牙利和匈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关系,至今都是未解之谜。
国际学术主流的观点是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是乌拉尔语系的民族。欧洲的匈人使用的匈语介于蒙古语和突厥语之间。匈牙利语和欧洲的匈语差别极大。
此外,根据出土文物显示,欧洲的匈人长相偏向黄种人,文化偏向欧亚游牧民族。
图片
▲电脑复原的欧洲匈人长相
今天的匈牙利人,即马扎尔人经过了几代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的联姻,基因上属于高加索人种,文化上偏向中欧。
因此,匈牙利人是匈人的说法仅停留在欧洲民间传说,国际主流学术界并不支持。
图片
▲匈牙利球员,长相已经是高加索人种
欧洲第一次出现匈牙利是匈奴的后裔理论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学者德金。此后,Huns成为了欧洲的匈人和匈奴的统称。
北匈奴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史籍是公元2世纪时期。匈人在欧洲活跃时期是公元4-5世纪。
中间隔了2个世纪,加上亚欧大陆巨大的地理间隔。因此,很难确定匈奴和欧洲匈人是否为一个民族。
21世纪初,国际上使用其汉语拼音“Xiongnu”称呼匈奴,区别欧洲的匈人。
图片
▲现在英语使用Xiongnu而非Huns指代匈奴
匈牙利人是匈奴后裔的说法,更难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证实。
匈牙利和匈奴的关系虽然没有被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匈牙利人是欧洲腹地唯一来自亚欧大陆交界处的民族。两个国家因为历史上莫名其妙地联系,匈牙利成为了中国在欧洲为数不多的”哥们“。
20世纪50年代,喜剧演员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陈强在匈牙利演出时,其长子出生(国内),取名陈布达,以纪念其在布达佩斯的演出。
此后,陈强用布达佩斯的佩斯、丽达岛给其二子、三女取名。
图片
▲陈氏三兄妹:陈布达,陈佩斯和陈丽达名义的由来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中国广为流传。
2004年,匈牙利和波兰、捷克等一众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匈牙利的加入使得中欧关系更上一层。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匈牙利一直是积极地参与者和推动者。2015年,匈牙利是第一个正式加入的欧盟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后,匈牙利积极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支持中国,是人民币走向欧洲的重要支持者。
从2018年到今,欧盟议会多次以人权问题(例如香港问题)为借口,出台了制裁中国的法案。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匈牙利动用一票否决权,阻止了欧盟通过的对中国制裁的法案。
图片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长期奉行对华友好的战略,否决欧盟提议
中国也积极为匈牙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
例如目前正在建设的匈塞(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高铁,主要技术来自中国。
图片
▲匈塞高铁塞尔维亚段,来自中国的技术
即便匈牙利不是中国在欧洲的”亲戚”,但彼此之间莫名其妙的联系使得匈牙利成为了欧盟的成员国中与中国关系最好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