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后秦一根稻草:9万秦军惨败柴壁,姚兴对着汾河哭泣

后燕、后秦、北魏,北方三足鼎立,各自阵营也都有王者存在。其中,北魏实力最弱小,却逆袭成功,攻灭后燕之后,又在柴壁之战歼灭秦军精锐,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图片
后秦,羌族姚苌建立,在北方实力仅次于慕容垂统治下的后燕。后秦历史,也是一波三折,从姚弋仲布局开始,到姚苌杀苻坚,姚氏家族花了三十多年。
349年,暴君石虎病逝,后赵陷入内乱,慕容鲜卑趁机从辽东南下,建立前燕。
隶属于后赵的羌族姚氏、氐族苻氏也在寻找各自出路。姚弋仲、苻洪都想到了重新回到故地,占据关中地区,即便不能称雄天下,也足以自保。
姚弋仲算错了一步,他对号称小霸王孙策的姚襄寄予厚望。在苻洪入关时,让姚襄率兵追击,被打得落花流水。姚襄太年轻,虽说可以打赢冉闵,但还不是苻洪对手。
苻洪死于麻秋之手后,苻健接管父亲基业,进入关中。姚弋仲病逝后,让姚襄、姚苌二十几个兄弟归顺东晋,为羌族找到一块生存地区。但是,姚襄跟殷浩关系不好,分道扬镳,背叛东晋。
356年,桓温北伐,在洛阳击败姚襄、姚苌兄弟,迫使其西迁。姚襄回到河西老家途中,被苻健、苻黄眉、苻坚击败,一代名将陨落。羌族在姚苌带领下,投靠苻坚。
苻坚继位后,对姚苌、慕容垂都很好,不但授予兵权,还信任有加。慕容垂担任京兆尹,姚苌则是龙骧将军,这是苻坚之前的职位,可见他对姚苌的厚爱。
苻坚的好心,并没赢得好报。383年,淝水之战惨败,前秦分崩离析,慕容垂在河北扯旗自立,建立后燕;姚苌在渭北建秦国,史称“后秦”,都坑了苻坚。
385年,姚苌处死苻坚,并虐待,令人不齿。为此,留在关中、河西一带的苻秦势力在苻登率领下,长期与姚苌为敌,打了将近九年,不分胜负。
苻登感叹:“与姚苌这种强者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最大的不幸”。当然,姚苌也奈何不了苻登,被他折磨得精神错乱,失去了人性,连苻坚死后都不放过。
图片
393年,姚苌病逝,儿子姚兴接管兵马。此时,姚兴处境很糟糕,既要面对苻登军团,又要防备姚硕德、姚绪等几个叔叔,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姚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不到一年就灭了苻登。接着,出兵攻打东晋洛阳,夺取河南地区;打垮仇池杨氏,灭掉后凉,征服南凉、北凉,并重创乞伏乾归主力。此外,夺取西燕河东地区,威震天下。
不到10年时间,姚兴缔造了帝国,经济、领土、军事实力仅次于当时的霸主后燕。再则,慕容垂已经接近70岁,垂垂老矣,姚兴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史载:“南至汉川,东逾汝颍,西控西河,北守上郡。”西北部疆域,成为了姚兴的天下,后秦实力如日冲天,可惜遇见了拓跋珪。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姚兴、拓跋珪都在前秦废墟上打区域赛事,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大赛做准备。姚兴强大的同时,拓跋珪也崛起,两人必有一场大战。
拓跋珪,少年帝王典范,16岁复国成功,是成吉思汗的“概念车”。800多年后的成吉思汗,与此时的拓跋珪很类似,他们都是雄主,军事才能尤其突出。
395年,拓跋珪在参合陂全歼燕军主力,慕容垂欲哭无泪。次年,慕容垂在取得平城大捷后病逝,拓跋珪则乘势南下,攻灭后燕,时间不到2年。
拓跋珪拿下河北,后燕退居辽东,等死状态罢了。如此,北方霸主的争夺赛在北魏、后秦之间展开,拓跋珪迎战姚兴,结果却是一边倒胜利。
拓跋珪为何要打后秦,原因众多。争夺霸主地位,拓跋珪羞辱姚兴,姚兴收留赫连勃勃,是北魏、后秦爆发战争的关键。
拓跋珪册立慕容宝女儿为皇后,然后派使者去后秦贡献战马,希望能迎娶姚兴的女儿。姚兴当然不答应,谁希望自己的女儿当偏房呢?不能当皇后,联姻意义何在。
图片
拓跋珪求婚,对姚兴而言是一种羞辱,都册立皇后了还这么干,拓跋珪有点不地道。再则,姚兴收留赫连勃勃,惹恼了拓跋珪。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是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的儿子。391年,拓跋珪攻灭墙头草铁弗部,诛灭刘氏匈奴五千余人,丢到黄河中,赫连勃勃家族被毁灭,只有自己逃出来。
姚兴收留赫连勃勃,明摆着跟拓跋珪过不去,拓跋珪又在婚姻上羞辱姚兴,以及两国争夺北方霸主地位,后秦、北魏的战争不可避免。
402年,面对北魏的袭扰边境,姚兴无法容忍。要知道,遇见拓跋珪之前,姚兴是一代战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岂能容忍这位“流浪王子”挑衅呢?
为了教训拓跋珪,夺取北魏并州土地,姚兴出兵9万,杀向河东。其中,弟弟姚平、大将狄伯支率4万余人先行,攻打北魏储存粮食要塞乾壁,本人亲自率四万七千精兵接应。
姚兴这次出征,秦军可谓精锐云集,能打名将都出动,也是势在必得。姚平、狄伯支起初进展顺利,连战连捷,攻破乾壁要塞,夺取北魏粮草,气势如虹。
拓跋珪闻讯,立刻率骑兵增援,亲自上阵迎战秦军。姚平派出数百精锐骑兵试探北魏军情,被拓跋珪全部俘虏;姚平派兵救援,半路被长孙肥击败,阵亡三千。
魏军来势迅猛,还是拓跋珪亲自出击,姚平、狄伯支心存畏惧,赶紧撤兵。拓跋珪不放过机会,分三路发起追击,不断消灭秦军断后部队,在柴壁追上了姚平。
姚平不敢正面决战,只好躲进城池坚守,并派人去长安报信,让姚兴赶紧率主力来增援,与自己内外夹击,全歼北魏军团。
姚兴得知弟弟被包围,心急如焚,加快行军速度。但是,拓跋珪已经完成了对柴壁的包围,还派兵渡过汾河扎营,阻止姚兴大军渡河。
图片
姚兴抵达蒲坂,看到魏军阵容整齐,开始心虚。此时,通往柴壁的渡口,以及交通要道都被魏军控制,姚兴无法从正面突破,便决定走蒙坑小道,出其不意。
拓跋珪渡河之前,早就料到姚兴会来这招,便提前设伏。姚兴果然中计,在蒙坑遭遇魏军埋伏,秦军在崎岖山路上被箭雨设下,阵脚大乱,相互踩踏,伤亡数千。
姚兴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兵,在四十里外扎营,以防魏军袭击。此后,姚兴不敢出来与拓跋珪交战,只能龟缩在营寨里,对柴壁的秦军起不到任何增援作用。
拓跋珪长期包围,柴壁存粮耗尽,姚平再次发出救援,希望姚兴想办法救援。姚兴想来想去,便把目标对准魏军浮桥,试图利用巨木冲垮浮桥,切断两岸魏军之间联系,并取得渡口。
破坏浮桥行动,没有得逞,拓跋珪让士兵准备好钩子,把木柴捞上来,全部当柴火烧饭。
交战3个月后,姚平彻底断粮,城内野草、老鼠都吃光,士兵疲惫不堪。姚平无奈,只好放手一搏,孤注一掷,力求突围而出,与魏军决战。
姚平集中兵力,朝着西南方向突围。姚兴见状,也下令秦军列阵,擂起战鼓,举起烽火,为姚平呐喊助威。
可惜,姚兴、姚平都不给力,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雷声大雨点小,不敢真的与拓跋珪血战厮杀。如此,姚兴仅限于呐喊,姚平只能自己对付拓跋珪。
没有姚兴增援,战局一边倒,秦军尸横遍野。看到如此惨状,姚兴依然不敢出兵交战,对岸的秦军只能对着汾河大哭,看着自己的队友、亲人倒在拓跋珪刀下。
姚兴在哭泣,秦军在哭泣,姚平万念俱灰,带着亲兵投河自尽。拓跋珪则让善于游泳的魏军下河,把秦军全部抓上来当成战俘,一个都逃不掉。
城内剩下的2万多秦军,包括狄伯支在内的四十多位将领,也全部成为北魏的俘虏。接着,拓跋珪乘胜渡河,准备攻打姚兴,姚兴狂奔不止,不敢招架。
图片
拓跋珪一直杀到蒲坂,准备破城而入,夺取后秦全部河东地区。此时,柔然骑兵南下,袭击北魏边境,拓跋珪只好班师回朝,否则蒲坂保不住。
柴壁之战,姚兴投入9万精兵,却落得对河“哭泣”的下场。如此,后秦不但失去争夺中原霸主的资格,依附于后秦的势力,看到姚兴削弱后,也不断挑衅他。
仇池杨氏、沮渠蒙逊、乞伏乾归、秃发傉檀、赫连勃勃,重新成为后秦对手。为此,姚兴多路出兵作战,都连遭惨败,丢失了河西、凉州、汉中。
赫连勃勃,看到姚兴一日不如一日,在朔方扯旗,成为后秦最强对手。起初,姚兴想让赫连勃勃镇守朔方,与北魏厮杀,如今却培养了掘墓人。
面对赫连勃勃进攻,以及河西丢失,南乡十二郡重新回到东晋手里的困局,姚兴心力交瘁。为了打破困局,姚兴御驾亲征,希望能一举打垮赫连勃勃,重新树立后秦形象,谁知却差点沦为俘虏。
军事上的失败,引起了连锁反应,姚兴又无法处理儿子之间矛盾,或者说过度偏袒姚弼,让后秦陷入内战的边缘。416年,姚兴病逝,刘裕第二年就灭了后秦。
柴壁之战,让姚兴威望一落千丈,引起了连锁反应,是压垮后秦的一根稻草。如果没有这次战斗,姚兴可以集中精力消化内部势力,赫连勃勃也没有镇守朔方的机会,后秦不会那么快灭亡。
图片
后秦自己不乱,刘裕也不敢轻易北伐。如此,南朝、北魏、后秦三足鼎立,出现类似后来北周、北齐、南朝局面,就看谁能先整合内部资源,完成统一。后秦内部尚未稳定,姚兴却向北魏发起挑战,且对手是拓跋珪,这是一个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