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旅行

图片
图片
编者的话
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林海雪原到热带雨林,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着迷。而旅行途中的那些小插曲,也给孩子们带来难忘的感悟和收获。
发现山林之美
京源学校高一(5)班 李和凝
那一年,我们一家人一路北上,不远千里来到阿尔山,只为饱览那山林秋色。从草原与远山的交汇处开始,随着地势起伏,眼前的景色渐渐丰富起来。车转过几个弯,行驶到阿尔山半山腰,我就看见了雄奇绚丽的山林,仿佛一块连天的画布,让秋天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载体。我惊叹于天空深邃的蓝色,沉醉于落叶松枝头灿烂的金色,由衷赞美着白桦树身上熠熠发光的银色。山坡上,树干笔直的白桦树密密地排列着,呵护着林间蜿蜒前行的清澈溪流。
然而,汽车蜗行一般的速度和车内闷人的空气迫使我的视线回到近处,眼前只剩通向景区的山路上蜿蜒盘踞着的车辆长龙。没有事故,没有纠纷,也没有路障和红灯,只是车多得匪夷所思。我不耐烦地把车窗降下几分,对父亲说:“咱们能超车吗?要不按喇叭催催,让前头的车走快些,好不好?”父亲笑着问我:“你这么着急,要到哪里去?”
“当然是去景区里面赏景啊!”我理直气壮地答道,语气中不禁带上了对父亲多此一问的不耐烦。“我们就在阿尔山里,现在两旁的山林就不算景色吗?”父亲轻笑着指了指窗外,淡淡地反问我。父亲的话把我“摁”回了座位。现在窗外的山林不是景色吗?我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山路很窄,各色车辆都靠右排着队,慢慢向前移动,没有谁试图拐进左边的空车道超车。我们前车的车牌上写着“沪”字,显然是从祖国的南方一路北上赶来迎接秋天的。
人们驾车入山赏景,以溪水为侣,以松林为伴,细细观赏着层林尽染的阿尔山。没有刺耳的鸣笛,没有匆忙的抢行,车辆长龙顺着山势在林间缓缓而行,这不也是秋日阿尔山一道美丽的风景吗?想到自己刚才那般急躁,我不禁有些惭愧——如果只会看景区大门之内的山林,我得错过多少美景啊!
其实,所谓景区,不过是人为划出的区域。对大自然来说,它慷慨地让风掠过每一寸山林,让雨润泽每一棵或高或矮的树木,将美赋予每一个或人流如织或人迹罕至的角落。只要我们走近自然,它便毫不吝啬地奉献出沿途的一路风光,包容每一位旅人。
只要人不负秋林青山,山林也定不负人。
指导教师 李小琴
图片
刚柔并济的苏州
锦秋学校六(4)班 石乐
漫步在石板路上,古老的街巷与青色的天空都笼罩在如烟的雨雾中,这正是我梦中的苏州。远山如黛,美得空灵,近处有一宝塔,引领着我们通往大名鼎鼎的拙政园。
入园,几簇高高的野花、几块半人高的太湖石像一组镂空的屏风,让人不能立刻看清园子的全貌。曲曲折折的回廊给人一种彩凤盘旋的柔美感。沿着回廊向前,“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没有“土地平阔”,但有“屋舍俨然”。泛着涟漪的湖面上,有一座小桥,沿着回廊和小桥逶迤前行,便到了香洲。“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香洲是一座两层楼的石画舫,步入其中,果然闻到阵阵荷叶的香气从船头飘来。望着眼前的亭台楼阁,我不禁感慨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与温婉柔美。远处飘来评弹的声音,如绸缎、如流水,环绕在这醉人的美景中。
柔美,似乎早已成为苏州的代名词。然而,在苏州游览的这些天,我看了不少关于苏州的历史故事,知道“柔”并不是这座古城的全部。
苏州的开城之祖伍子胥,是赫赫有名的古代军事家,曾带着必死的决心保卫城池,与越国军队对抗。明代的苏州织工大暴动,正是一群群看似柔弱的苏州织工,反对朝廷的横征暴敛,掀开了我国手工业工人反抗封建专制的篇章。苏州的五卅路,是全国唯一一个为纪念五卅运动而命名的道路。在苏州革命博物馆,我被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这是一座由黑白两种颜色描绘的城市。如果说“白”代表着眼前的柔美优雅,那么“黑”则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刚强不屈,柔婉与刚烈在这里共存。这就是我此行对苏州的印象,一座刚柔并济、引人无限遐想的古城。
指导教师 徐鸣
图片
古老与现代
顺义区仁和中学初一(3)班 张悦琳
飞机带我跨过山海,汽车带我穿越草原,而乘坐高铁旅行,我还是头一次。
从北京南站出发,经过五个半小时,我们抵达了江南水乡。听着船夫用吴侬软语唱出的小调,乘着摇橹船穿行在水中,我沉浸于苏州平江路的千年古韵中。弃舟登岸,走在青石板路上,身旁是白墙灰瓦挂着纸灯笼的江南建筑,脚下是清澈见底的平江河水。平江路的小巷纵横交错,偶有蜡梅探出墙外,为小巷增添了几分幽静。清晨的游人不多,我悠闲地坐在早餐店,品尝着苏式馄饨。店门口,有几位老人在喝茶对弈,偶有上班的人骑着电动车匆匆而过。路两旁的商铺陆续开门,远处的梅花糕店铺传来叫卖声,想必这条古街马上便会热闹起来。
仅仅一个小时后,我已经站在高达五百多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第118层的观光厅。俯瞰下去,反射着耀眼白光的高楼大厦一眼望不到边。来到南京路,闪烁的霓虹灯照亮来往的人群,路两侧是层层叠叠的广告牌,商铺、餐厅、酒店一家挨着一家,门庭若市。外滩的夜晚,华灯初上,江对岸东方明珠和陆家嘴的高楼大厦倒映在江面,与万国建筑群的灯光交相辉映。黄浦江上的游船闪着白光,如一条华美项链上点缀的珍珠。夜已深,但依旧游人如织。
从苏州到上海,高铁30分钟的旅途,仿佛穿越了两个不同的时空。从古色古香的苏州到高楼林立的上海,从小桥流水人家到繁华的大都市,高铁的便捷让我在一天之内就既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文化,又体会到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这都要归功于高铁那震撼世界的中国速度啊!
指导教师 阎晶微
图片
神奇的羊卓雍措
一七一中学初二(2)班 曹诗琪
在西藏的羊卓雍措,我不仅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故事。
天下着小雨,我和朋友一起前往海拔4400多米的羊卓雍措。我们坐车从山脚起步,沿着盘山路一直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我开始有高原反应,头晕乎乎的,全身像刚跑完长跑一样又累又软。就在我浑身难受之际,车里的人们忽然一阵惊呼——我们开进了一片云彩中!看着周围的云雾,我摇下车窗,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难受的感觉缓解了不少。看着如梦如幻的云海,我暗下决心,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一定要去山顶,领略羊卓雍措的美景。
在云海的陪伴下,我们没多久就到了观景台。下车后,我的高原反应又严重了,头隐隐作痛,同行的人也都揉着额头和太阳穴。从观景台往下看,羊卓雍措的湖面完全被大雾遮挡住了。人们都叹着气,为此感到惋惜。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寒冷的天气和难受的高原反应,纷纷回到车上休息。朋友也劝我:“要不我们也回车上吧,雨还在下,雾又那么浓,肯定看不到了。”但我摇了摇头,一边揉着额头一边说:“再等等,说不定呢!”
话音未落,一阵风吹来,观景台下的雾气竟像魔法一样,慢慢变淡、散去了!美丽的羊卓雍措映入我的眼帘,湖水呈现出各种层次分明的蓝色,湖面泛着白光。四周的青山与湖水相映成趣,显得山更青、水更蓝了。我惊喜得不舍得眨一下眼睛。几分钟之后,雾气变浓,羊卓雍措就像纯真害羞的藏族小女孩,用清澈的眼睛看了看我们,又不好意思地遮住了脸庞。咦,我的头不那么疼了!意外的美景竟能治愈我的高原反应!
羊卓雍措真是一个神奇的湖。看似久久不能散去的云雾,在我的诚心等待下竟然散去了一小会儿。不要轻易放弃,哪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耐心和努力下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指导教师 洪晔
图片
迷人的三亚
清华附属上地小学六(1)班 邵子涵
放假了,我要去趟三亚,吹吹海南的风,看看雨林里的树,再到天涯海角留个影!
我的旅程从海边开始。咸咸的海风、湿湿的沙粒、温暖的海水用它们独特的方式欢迎着我。金灿灿的沙滩宛如一张洁净无瑕的毯子,吸引着孩子们在它上面留下欢快的足迹。不远处,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为归来的远航者指引方向。我远眺海的尽头,在海天一线的地方,好像有人在抚摸海水的脸颊,那么轻柔,那么自然。
我转头踏进雨林,漫步在雨林中,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也浸湿了我的衣裳。一束束光照在树叶上,伴着流水声,我情不自禁地像兔子一样蹦跳起来,视野一会儿开阔,一会儿狭窄。丛林里的原住民热情地和我们唱啊、跳啊,欢笑声、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整个森林。我感到绿树和小草都在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穿过雨林,我来到了当天旅程的终点——“天涯海角”。温柔的海风吹过“天涯”“海角”两块巨石,送来四溢的椰香。驻足四望,海浪在脚下拍打着凌乱的石堆,一浪接着一浪,宛如一条条项链。夕阳西下,海天一色,连海鸥也镶上了火红的金边。我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这一天的行程圆了我儿时的梦。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三亚。
指导教师 何琴
图片
★我读名著 ★
幸福就在身边
——读《青鸟》有感
民族小学六(3)班 柳炫伊
“你幸福吗?”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一直都在寻找“幸福”的答案,终于有一天让我在《青鸟》这本书里发现了。
《青鸟》是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描写了樵夫家两个孩子在圣诞节前受仙女之托,为邻家生病的女孩寻找青鸟的经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青鸟不是改变了颜色就是死掉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回家了。到家之后,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家的斑鸠就是青鸟,它治好了女孩的病飞走了。这本书给出了“幸福”的答案:青鸟就在我们自己的家里,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愿意给别人带来幸福,你自己也能感到幸福。
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有人可能认为,能肆意打电子游戏就是幸福;有人可能认为,无节制地吃零食、家长天天给买想要的东西就是幸福;还有人可能认为,大家都对我好,那就是幸福。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幸福,而不幸就藏在这些看上去的幸福里。它们就像包裹了糖衣的苦楚,短暂甜蜜过后只留下无处不在的苦味和极度空虚的内心。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我的幸福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作为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实现每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二是有节制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打游戏、品尝美食、旅游,都可以去做,但要从小控制好欲望,才不会在过度干这些事之后感到后悔。三是尽力帮助身边的人。在家里,帮家长分担家务;在学校,帮其他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在社会上,不乱丢垃圾、主动让座等。这样就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幸福。
读完《青鸟》我意识到: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做好我们自己,为别人的幸福着想,自己也会更接近幸福。我想,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一直会追寻属于自己的那只青鸟,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
近期征文主题
我和父亲二三事
从小到大,父亲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也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和父亲之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欢迎来稿与我们分享。
截至时间:2024年6月5日
我与长城的故事
亲爱的小读者,你去过长城吗?参与过保护长城、介绍长城文化的活动吗?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1984年7月,《北京晚报》《北京日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此欣然题词,全国上下掀起了保护长城的热潮。今年正值“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倡议发起40周年,北京日报《小苗》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我与长城的故事”征文邀请,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写下你与长城的难忘故事。征文题目自拟,篇幅为千字以内,可附照片或视频。
截止时间:2024年5月30日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作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5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