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收入成本暴涨194%,陈磊难解跨境平台风险

图片
文/瑞财经 许淑敏
拼多多美股市值,再度超越阿里巴巴。
截至5月23日收盘,阿里巴巴美股总市值1953.89亿美元,而拼多多美股市值2133.57亿美元,已经超出179亿美元。
一季报发布以后,拼多多因为业绩超市场预期,被众多业内一致看好。
但不可忽略,在狂飙的业绩之下,拼多多营收规模环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下跌,与此同时,拼多多的投入成本亦在暴涨。
另一边,拼多多新的业绩增长极——跨境电商平台Temu,不仅面临着安全、合规方面的风险,还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冲击,诸如Tik Tok、SHEIN等均在抢夺海外电商市场份额。
市场关注的话题在于,拼多多增长态势能否持续,以及何时触及天花板。
在盈利方面,拼多多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亦坦言,公司的业务发展并不遵循线性模式,有时可能超越市场预期,有时则可能未达预期。
“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仅基于几个季度的业绩来预测公司的未来增长。我们始终专注于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增长,而非短期财务数据。”
01
业绩狂飙
拼多多交上的一季报,延续着2023年业绩狂飙的节奏。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拼多多总收入868.1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79.98亿元,同比增长246%,经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306.02亿元。
营收翻番、净利大涨,该等业绩增幅远超市场预期。拼多多方面则表示,一季度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一季度GDP增长恢复至5%以上、春节消费等季节性因素以及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同时也是平台推进“多实惠”和“好服务”能力的结果。
相较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拼多多的业绩增幅亦位于前列。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4年一季度)收入增长7%、经调整息税前利润下滑5%,而京东集团营收增长7%、净利润增长17.2%。
拼多多确实以“低价”、白牌商家抢占了足够大的下沉市场,业绩增长亦属正常。
但狂飙的业绩之下,拼多多业绩何时触及天花板,成为市场讨论更多的话题。
从一季报看到,拼多多的营收规模较上一季度有所缩减。2023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长已经达到888.81亿元,今年一季度环比降低了2.33%。
另外,尽管拼多多毛利率仍处于行业高位,但亦有放缓趋势。2024年一季度,拼多多毛利率62.34%,同比上年度减少了1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拼多多相关成本也在不断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总收入成本326.947亿元,同比增长194%,主要源于履行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的增加。该等成本增幅,高于营收增幅。
期内,拼多多总运营费用281.44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来自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34.1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由于促销和广告活动支出增加;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8.234亿元,同比增长123%,主要由于员工相关成本的增加。
但在研发费用方面,拼多多一季度投入29.96亿元,同比增长仅16%。
比起互联网企业关键的新技术研发部分,拼多多依然更注重销售、营销等方面的投入。
因此,市场对于拼多多业绩能否持续增长提出了疑惑。
可供参考的是,2023年,拼多多的股价全年狂飙涨幅71%。但今年以来,拼多多股价涨幅显著放缓。5月23日,拼多多收报153美元/股,相较于年初的146美元/股,仅上涨5%左右。
陈磊也对外表示,“我们不是一家传统的公司,也不会刻意平滑财报数据。”
关于盈利能力,他强调,公司的业务发展并不遵循线性模式,有时可能超越市场预期,有时则可能未达预期,“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仅基于几个季度的业绩来预测公司的未来增长。我们始终专注于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增长,而非短期财务数据。”
在公开市场,拼多多低调得不太像互联网巨头公司。甚至有业内评价,拼多多就是迷一般的存在,高管几乎不对外参与互联网相关会议,内部组织机构也没有公布。
拼多多的财报,一如既往的简单,具体分项数据不够透明。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多多跨境(Temu)、买菜平台多多买菜等业务,营收、利润数据未有透露。
02
跨境平台的风险
拼多多交易服务收入已经赶超在线营销业务。
具体来看,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424.56亿元,同比增长56%;交易服务收入443.56亿元,同比增长327%。
据以往财报介绍,交易服务收入主要是根据完成订单的销售价格、向商家收取的佣金。
而Temu的收入,便包含在交易服务收入当中。市场一致认为,交易服务收入暴涨更多源于Temu的增长。
据花旗银行研报,其预计Temu 的净收入可能贡献了345亿元,占总交易额的78%,占总收入的40%;预计Temu一季度的 GMV(商品交易总额)可能接近100 亿美元。
此前3月,汇丰发布报告提及,2023年,Temu为拼多多集团的总收入贡献了约23%,到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升至43%,并在2025年超过50%。
陈磊此前透露,Temu已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伴随着今年一月份南非站点的开通,Temu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所有大洲,其中欧洲站点数量最多,美国市场当前体量最大。
业内看好Temu的发展前景,但也表达了一些担忧。
华尔街见闻报道提到,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Temu短期内高歌猛进,但其业务模式的局限性和拓展新市场带来的成本上升,可能会制约其价值提升空间。
而且,Temu在拓展美国以外新市场的过程中,履约难度上升、规模效应下降导致毛利润增速不及营收,毛利率恐面临下行压力。
除此之外,作为跨境平台,Temu面临着安全、合规方面的风险。全球各国的监管要求不断变化,Temu需要不断适应这些新的规则。
在财报电话会上,陈磊回应了这一问题:“全球的监管框架也在不断演变,新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因此,我们把合规能力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视合规能力为平台的核心能力”。
此前海外媒体已有报道称,Temu希望2024年将美国商品销售比重降至30%左右,一个做法即是扩大包括欧洲、中东、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市场份额,所谓“将鸡蛋放在更多的篮子里”。
另一边,拼多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的冲击。起步较早的阿里巴巴旗下海外电商平台速卖通、发展了十余年的海外电商平台SHEIN,以及近几年迅猛发展的抖音海外平台TikTok电商服务,实力均不可小觑。
拼多多虽然有供应链、渠道方面的优势,但在流量、拉新等方面的实力,显然不及社交平台TikTok。
烧钱营销之下,拼多多拉新难度不断加大,难以逃离流量焦虑。
不仅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更是如此,电商价格战愈演愈烈。陈磊对此回应:“我们看到在第一季度,同行明显加大了投入的力度,我们欢迎良性的竞争。”
相关公司:拼多多